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平行溝通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Horizontal Communication
作者: 黃昆輝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平行溝通係指組織結構中同一階層的單位或成員間所進行的溝通而言。一般說來,平行溝通的作用,在使平行單位或人員溝通下列事項:(1)關於彼此之間共同策畫事項;(2)關於彼此之間執行配合事項;(3)關於彼此之間衝突協調事項;(4)其他彼此之間須會辦或協辦事項。
  平行溝通可細分為兩種:(1)平行人際間的溝通,(2)平行單位間的溝通。例如,一大學教育學系內的張老師和王老師在一起商量集中教學實習的注意事項,便是屬於平行人際間的溝通。至於同一教育學院內的各學系主任共同開會決定教育專業科目的學分數和教學時數,便是屬於平行單位間的溝通。
  平行溝通具有三個功能:其一為工作協調的功能;其二為個人追求情感和社會支援的功能;其三為組織社會化的功能。就第一個功能而言,現代教育組織日趨龐大,分工日細,部門增多,同級部門間的問題須靠平行的溝通加以協調處理,才能群策群力,發揮統合功能。就第二個功能而言,每一個組織成員都是一個活生生的個人,而人係社會動物,具有心理和社會需要,惟有透過人際間平行的溝通,方能滿足這些需要。就第三個功能而言,組織的價值、信仰、規範,經由平行單位間或成員間長期的互動和溝通歷程,才能逐漸形成並且代代傳遞,因而才能規範每一個新成員合乎組織和團體標準的行為。
  平行溝通另具有垂直溝通(含上行和下行溝通)所缺少的兩個長處:迅速和正確。因為平行溝通不必經由層層的傳遞和查證,故較為迅速。由於參與平行溝通的成員,大多具有相同的組織地位和參照架構,所以不會發生垂直溝通中所常見的資訊扭曲或過濾現象。
  行政歷程之父費郁(Henri Fayol, 1841~1925)很早便體認到平行溝通的功能。他雖然一再強調「層級節制」(scalor chain)具有實施分層負責及管理分工之利,但為了加速溝通,有時不妨利用「跳板橋」(the transhier archical bridge),由同級人員直接交涉而不必循層級而上下,可節省時間並且加強溝通效果。唯要利用跳板橋之前,需事先經上級授權許可,事後並要報備。
  但是平行溝通並不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姜占魁便曾提出平行單位間的溝通具有四個問題:(1)各單位可能養成本位主義,喜歡從本單位的利益立場來看問題,因而又造成溝通困難;(2)單位間溝通網路的規模往往不是過大而溝通混亂,就是過小而無法解決問題(3)在縱的權威體系中,成員多過分重視平行間的溝通,而忽視了與下級人員間的溝通;(4)平行單位間的溝通如果過於昌盛,則必然會削弱上級對他們的控制,因此上級常會限制組織中橫的聯繫的進行。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平行溝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