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抗拒說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Reactance (Resistance) Theory
作者: 賈馥茗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抗拒在心理學中用reactance,指一個人感覺到另一個人限制或威脅到自己自由而生的反抗或拒斥的反應。這樣反應發生在兩人覿面相逢時,或者由於過去的經驗,累積成對對方的反感,每逢對方與自己意見不合,或有阻撓自己行動的表現時,即表現出來的反抗。此處所謂之自由,並非通常的自由觀念,而是個人認為的自己應有的某些行動自由。
  此種說法的根據,是相信每個人都有若干行動自由,如表示個人的態度或看法、情感反應、自己的信念等,通常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有這些自由權,在若干情境中可以任意表現。倘這些表現受到限制,將立即產生抗拒。
  自由受到限制有兩個方向:一是想要或願意做的受到阻撓;一是不想或不願意做的被迫去做。前者如兒童飯前要吃糖果,中小學生在做家庭作業而想看電視;後者如家長或教師命令做清潔工作,以至大學教授指定參考書或作業,這些常與當事人的意願不合而出現反抗。反抗的方式或是消極的聽而不聞,然後我行我素;或者「據理」力爭,企圖駁斥對方;或者以其他方式表示自己「不同意」或「不順從」。
  抗拒的強度,視個人對所望的自由程度而定,即是愈堅持自已想要或不要的,要求個人隨意而行(自由)的願望愈強,如果受到阻撓或強迫,抗拒的強度便愈高。至於自己認為「無可無不可」的,要求個人自由的程度低,甚至本無要求自由的意向,則不會有明顯的抗拒態度。
  一個抗拒的表示出現後,如果限制自由(阻撓或強迫)的力量增強,可能相對的降低抗拒力,如對方堅持其意見或命令,抗拒者可能放棄本身的自由而順從;如果抗拒者自知抗拒到底將引起規範性的責難(如懲罰),也可能改而順從。但若抗拒者只在表面上表示順從,內心卻不以為然時,則只有增加反感,日久會形成遇事反對的態度。
  不過抗拒與敵視(hostility)有別。抗拒只在受到阻撓或強迫行動時發生,初起時只在不願接受阻撓或強迫的意見或命令,對發言者或發令者並無敵意。唯有在一個確定的對象(如權威者:父母或教師)經常限制個人自由時,才逐漸發展出對這個人的敵意或仇視。
  抗拒在社會學中用resistance,是批判理論(critical theory)的分支之一;此說就勞動階級子弟抗拒公立學校為他們所提供的學習機會的趨向找出根源,並加以解釋。
  勞動階級子弟抗拒上學的主要理由,根據分析所得,約有以下各項:
  1.勞動階級子弟拒絕父母與教師的權威管教方式;
  2.學校的規章與典範和勞動階級學生的看法極為矛盾;
  3.大眾媒體渲染「反對式的同儕生活」的價值,激發勞動階級子弟抗拒學校教職員將他們當做「兒童」看待的作法;
  4.勞動階級子弟對具有「優勢」色彩的傳統課程,感到索然無味。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抗拒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