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騰舞 - 教育百科
胡 | |
騰 | |
舞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Hu T´êng Wu |
作者: | 王克芬 |
日期: | 2004年11月 |
出處: | 舞蹈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名。唐代著名健舞(唐代表演性舞蹈中的一種)。從西域石國(唐代屬安西都護府管轄,今哈薩克塔什干一帶)傳入中原。多為男子獨舞。以跳耀騰踏見長,以此得名。表演者多是肌膚如玉鼻如錐的胡人,頭戴綴珠的尖頂番帽,身著窄袖胡杉,腰束葡萄花紋長帶,腳穿柔軟華麗的錦靴。舞時表演者捲起衣襟,先跪下用本民族語言說幾句祝詞再開始起舞;或是先痛飲一杯酒,隨手拋下酒杯就舞起來。唐李端《胡騰ㄦ》詩:「醉卻東傾又西倒,雙靴柔弱滿燈前,環行急蹴皆應節,反手叉腰卻如月。」舞者以急促多變的騰踏舞步及高難度的〈騰躍〉、〈空轉〉、大幅度的〈彎腰〉等技巧動作為其特徵,舞姿風格矯捷豪放,節奏迅疾熱烈。表演者「紅汗交流珠帽偏」(唐劉言史詩),觀者「四座無言皆瞪目」(唐劉言史詩)。伴奏樂器有橫笛、琵琶等。西安東郊蘇思勖墓出土的樂舞璧畫,中間地毯上有一高鼻深目的胡人,其舉手投足的舞姿,與唐詩中關於《胡騰舞》的描寫頗為相似。宋代宮廷《隊舞》小兒隊中有《醉胡騰隊舞》,當是繼承唐代《胡騰舞》的基礎上所編制的隊舞。直到現在,中亞地區及我國新 疆 一帶的傳統民間舞中,仍保存著與唐代《胡騰舞》風格特點相接近的男子舞蹈。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胡騰舞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