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驪山老姥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李豐楙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驪山老姥一作「驪山姥」、「驪山老母」。古仙女。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卷二十八引〔集仙錄〕:李筌好神仙之道,至嵩山,得黃帝〔陰符經〕,抄讀數千遍,不曉其義。後至驪山下,逢一老母,狀甚神異。路旁見遺火燒樹 ,因自語:「火生於木,禍發必克。」筌驚問:「此黃帝〔陰符〕上文,母何得而言之?」母曰:「〔陰符〕者,上清所祕,豈人間常典?日已晡矣,觀子若有飢色,吾有麥飯,相與為食。」袖中有一瓢,令筌於谷中取水。水既滿,瓢忽沈泉中。施至樹下,失母所在。但於石上得麥飯數升,食之,因絕粒。筌後入山訪道,不知其終。清俞樾〔小浮梅閑話〕:「驪山老母,亦有其人,非烏有也。」〔史記‧秦本紀〕:「申侯言於孝王曰:「昔我先,酈山之女,為戎胥軒妻。生中潏,以親故歸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漢書‧律歷志〕載張王壽言:「酈山女亦為天子 ,在殷、周間。」考酈山之女為戎胥軒妻,正當商、周之間,意其為人,必有非常材藝,為諸侯所推服,故後世傳聞有「為天子」之事,而唐、宋以後,遂以為女仙,尊曰「老母」。〔神仙感遇傳〕載唐少室書生李筌……遇驪山老母,指授祕要。宋鄭所南有〔驪山老母磨鐵杵欲作鞟針圖〕詩。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驪山老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