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鮑思高慈幼會 - 教育百科
鮑 | |
思 | |
高 | |
慈 | |
幼 | |
會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Salesians of Don Bosco, SDB |
作者: | 吳新豪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鮑思高慈幼會簡稱「慈幼會」(Society of St. Francis of Sales),是個天主教男性修道團體,為義大利籍司鐸若望‧鮑思高(John Bosco, 1813~1888)所創辦,以教育貧苦青少年為宗旨,於一八六九年三月一日經教會正式批准成立。 義大利於十九世紀時,工業革命方興未艾,大量人口由農村湧進城市,傳統社會生活解體。年輕的一輩不但得不到適當的教育,更因為加入工廠勞動而普遍受到剝削,因而失業流浪街頭的不在少數。 若望‧鮑思高貧農出身,兩歲喪父,半工半讀完成學業後,於一八四一年晉升司鐸,隨即服務於工業重鎮都靈(Turin)。他格外體會當時青少年所遭遇的問題,因而毅然投身為他們服務,給予他們一個全面的教育。他從事的工作包括技能訓練、倫理生活及宗教教育;設備方面則由初期簡陋之假日青年中心發展到日後之工、職業訓練中心及收容所、宿舍學校等。他從學子中選拔自己的工作夥伴,並培育他們繼承自己的事業,最後按教律將他們組織成一個修會。鮑思高給這修會命名為聖方濟‧撒肋爵會,是要會士們效法日內瓦主教聖方濟‧撒肋爵(St. Francis of Sales, 1567~1622)之溫良與慈善。於此同時,鮑思高司鐸接管了摩爾尼斯地方的一個虔誠的婦女團體,隨後按同樣的理念把他們組織起來,於一八七二年創立了一個女性的修會,稱為母佑修女會(Daughters of Mary Help of Christians)。 鮑思高向會士傳授其教育心得時,稱之為「預防教育法」(preventive system),即防範青年敗壞於未然;並以「理性」、「慈愛」及「宗教」為其教育法之三大要素。一反當時普遍施行之「威權教育法」,強調教育者對青年之關愛與個別接觸,以及彼此之間之信任;而喜樂便成為其教育團體之特色。他的教育目標簡單而明確:「使青年將來在社會上做個良好的公民,在教會內做個虔誠的教徒。」 按一九九四年統計,慈幼會目前有會士一萬七千六百一十人,分屬於全球八十九個會省及準會省。修會之最高長上為總會長。每會省設省會長一人;會省下有較小之生活與工作單位,稱為會院,由院長管理。會士以服從、貞潔、貧窮三誓願,許下終身在修會團體中生活,並按修會之宗旨與精神從事各種教育青少年之工作。上述各階層上司均由議會協助,推行日常一般事務。全會代表大會為修會之最高權力機構,有修訂會憲及選舉總會長及其議會成員之權。省會長由總會長任命,院長則由省會長經總會長批准後任命之。 慈幼會士於一九○六年抵達印度及澳門,並由此兩地擴展至整個東亞。中華會省於一九二六年五月二十八日正式成立,包括澳門、香港及中國大陸、臺灣。會省現有會士一百四十位,從事的工作有:工業學校、文法學校、少年城、青少年中途之家、出版社及直接傳福音之堂區工作等。 修會中文名稱最初為「聖方濟‧撒肋爵會」。但因此名稱對當時國人而言實為詰屈聱牙及不能達意,遂於一九二八年按修會之宗旨及精神改稱為「慈幼會」。鮑思高司鐸於一九三四年被教會冊封為聖人,遂加上其姓稱為「鮑思高慈幼會」。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鮑思高慈幼會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