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巴斯道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Basedow. Johann Bernard
作者: 馮朝霖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巴斯道(1723~1790)為德國教育改革家兼作家,生於漢堡(Hamburg)。父親以製造假髮為業,性情憂鬱。巴斯道與父親感情不睦,且不願繼承父業,便離家出走逃到好斯坦(Holstein)一名醫生家中做僕從。一年下來,醫生見他並非一般泛泛之輩,便鼓勵他進入漢堡文科中學就讀;之後巴斯道又進入萊比錫大學攻讀哲學及神學。一七五三年擔任丹麥蘇羅學院之哲學教授;一七六一年由於其所持獨立的宗教觀點,而遭到其他教授的排擠,被迫辭職。後來他轉到德國的一所高等學校教書。
  一七七四年,巴斯道的〔初等教本〕(Das Elementary Work)分四冊出版,此書呈現出基礎教育的完整系統。同年在德索(Dessau),巴斯道創辦了一所以他革新的教育理念為理想的學校,叫做「汎愛學校」(Philanthropinum Schule)。該校以自然的方式實施教學,讓學生從日常會話中,學習拉丁語文,學習手工技藝。這不僅是為了生活的需要,而且也含有教育的意義。汎愛學校課程內容,計有拉丁文、德文、法文、數學,自然學科包括地理、物理、自然史;此外,課程中尚有音樂、舞蹈、繪畫、體育等。
  他希望藉此能夠使他的教育理念,成為德國新教育體系的基礎。汎愛學校的革新事項,包括了個人專修科目,團體研究工作,學生助理,夏令營活動,學生自治會,相關科目研究,時事教學,以及性教育等。可惜的是,巴斯道本人缺乏足夠的行政管理能力,因此在一七九三年學校關閉前幾年即被迫離校。但他和其他老師們曾寫下了很多重要的教育論文;其後,與汎愛學校類似的學校遍及德國和瑞士。巴斯道在教育方面的主要貢獻在於他能夠以實用的方法,達成以往教育家的理念,如感覺唯實論之父康門紐斯(Johann mos Comenius)和自然主義者〔愛彌兒〕(Emile)一書的作者盧梭(Jean Jacques Rousseau)。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巴斯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