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清末外國語學堂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黃春木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自中、英訂立〔南京條約〕開放五口通商之後,中外交涉日繁,於是翻譯人才的培養遂成首要急迫的工作。因此同治年間,自強運動一經發起,清廷所設立之新式學校即以外國語文學堂為最優先,其中較為重要者是同治元年(1862)的京師同文館,同治二年的上海廣方言館,同治三年的廣州同文館,以及光緒十九年(1893)的湖北自強學堂。
  京師同文館的前身是俄羅斯館,早於康熙四十七年(1708),因應中、俄交流之需而設,至同文館興辦時即予歸併。初期同文館內除中國經史文藝課程外,洋文方面共設有英、法、俄文三館,後又因應時局而設德文和日文二館。此外,又設有算學館及天文館。這樣的規模大致成為以後同類性質學堂的藍圖。不過,上海廣方言館在洋文方面只授英、法、德文,面廣州同文館則只授英、法、俄、日文。西學方面雖多設有算學、天文等課程,但成效均不佳,即如自強學堂雖晚至光緒十九年才創辦,亦不得不於後來專授洋文,只兼課化學一科。
  學堂學額,廣方言館四十名(限十四歲以下或候補、佐雜官吏而年少聰慧者),廣州同文館二十名(限十四至二十歲間),自強學堂一百五十名(限十五至二十四歲間),而京師同文館極盛時達一百三十餘人(初限十五歲上下)。肄業年限方面,前二者為三年,自強學堂為五年,而京師同文館為八年;廣方言館和廣州同文館畢業生往往再赴京師同文館應試以留館學習,而候官職。除此之外,一般學生出路即是派充各衙門或駐外使館翻譯,再不然就只有走正途應科考。在舊社會朝野均重科舉的心態下,這些最早接受較新式學校教育者,其學習和出路均非常艱苦。
  清末外國語學堂的辦學成效其實未臻理想,不過關鍵因素並不在學堂本身,而在清廷舊官僚體系保守心態的阻滯,以及未能洞悉中國積弱腐敗的癥結所致。清末中國所需的,絕不僅止於精通外文的翻譯人才而已,以此而期擔負外交折衝之用尚且不足,何能再寄望於語文學堂培育出洞悉時務、精研西學的才智之士?隨著時局的演變和朝野有識之士的鼓吹,清廷興辦新式學堂乃漸及於實業和武備,並派遣學生遠赴海外留學,而這些語文學堂亦隨之改制。光緒二十七年(1901),京師同文館併入京師大學堂,成為高等教育機構;次年,廣州將軍治下的廣州同文館亦併入由廣州駐防書院改制的駐防中學堂;而湖北自強學堂於二十九年改制為普通中學;江南製造局兼轄的上海廣方言館則於三十一年結束,後改辦兵工專門學堂及兵工中學堂。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清末外國語學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