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銘 - 教育百科
銘 |
|
- 部首 金
- 部首外筆畫 6畫
- 總筆畫 14畫
- 漢語拼音 míng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銘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míng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銘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míng |
解釋:
[名] 文體名。刻在器物或石碑上,警惕自己或讚頌他人的文字。如:「座右銘」、「墓誌銘」。 [動] 刻鏤。如:「永銘心版」。唐.柳宗元〈謝除柳州刺史表〉:「銘心鏤骨,無報上天。」《三國演義》第六○回:「金石之言,當銘肺腑。」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銘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銘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記錄。大徐本《說文解字.金部.新附》:「銘,記也。」《左傳.襄公十九年》:「季武子以所得於齊之兵,作林鐘,而銘魯功焉。」南朝梁.任昉〈王文憲集序〉:「前郡尹溫太真、劉真長,或功銘鼎彝,或標德素尚。」 2. 刻於金石之文字。《禮記.祭統》:「夫鼎有名。銘者,自名也。自名以稱揚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後世者也。」漢.鄭玄.注:「銘,謂書之刻之,以識事者也。」《國語.晉語一》:「商之衰也,其銘有之。」三國吳.韋昭.注:「刻器曰銘,謂鍾鼎之戒。」宋.陸游〈夜泊水村〉詩:「腰間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銘。」 3. 刻鏤。如:「永銘心版」。《呂氏春秋.審分覽.慎勢》:「功名著乎槃盂,銘篆著乎壺鑑,其勢不厭。」北齊.顏推之《顏氏家訓.序致》:「追思平昔之指,銘肌鏤骨,非徒古書之誡,經目過耳也。」唐.柳宗元〈謝除柳州刺史表〉:「銘心鏤骨,無報上天。」《三國演義》第六○回:「金石之言,當銘肺腑。」 4. 文體名。刻在器物或石碑上,警惕自己或讚頌他人之文字。如:「墓誌銘」。《後漢書.卷六八.郭符許列傳.郭太》:「吾為碑銘多矣,皆有慚德,唯郭有道無愧色耳。」唐.白居易〈續座右銘.序〉:「崔子玉座右銘,余竊慕之,雖未能盡行,常書屋壁,然其間似有未盡者,因續為座右銘云。」 5. 喪禮中書寫亡者官銜、姓名之旗旛。《周禮.春官.司常》:「大喪共銘旌。」《儀禮.士喪禮》:「為銘,各以其物。亡,則以緇長半幅,䞓末長終幅,廣三寸。書銘於末,曰:『某氏某之柩。』」 |
|
注音: | ㄇㄧㄥˊ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銘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