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足不辱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zhī zú bù rù |
解釋:
知道滿足,就不會受到羞辱。《老子》第四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晉書.卷九六.列女傳.涼武昭王李玄盛后尹氏傳》:「今國雖小,足以為政,知足不辱,道家明誡也。」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知足不辱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 俞懿嫻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知足不辱意思是說知道滿足就不會受到垢辱,語見老子〔道德經〕第四十四章。這句話最好連上上文來看,上文說:「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前面用問話式:聲名和自身兩者那一個最親?自身和財貨那一個更重要?得與失那一個 病更多?然後說「過分的珍愛,必然引起很大的耗費;收藏的太多,必然有更多的亡失。」如果知道身外之物都不足珍惜,不刻意追求,便能知足,能知足便不會引起不必要的垢辱。老子一貫的認為多欲是人類社會的禍亂之源,當權主政的人如果多欲,想擴張領土,不惜對外挑起戰端,侵略征服,而致殺人盈野;對內則為收集財貨,橫徵暴斂,使致民不聊生。平常人如果多欲,則不免貪財好貨,欲念無窮,貪婪的後果,往往身敗名裂。由此可見人類之所以不免於戰爭,社會之所以不免於暴戾,都是出於多欲的痛,對照〔道德經〕第四十六章所說:「罪莫大於可欲(或作「多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常足矣。」可以更明白老子的意思。事實上人類的罪惡的確多出於不當或過多的欲望;人類社會的禍亂不幸,追根究柢,多是出於人性的貪婪和不知足;罪過犯行,往往出於貪得的動機。為了矯治人性的這項弱點,人當減少欲求,能知足則不必妄求過求,自身不役於物,便是真正富足的人,所謂「知足者富」(第三十三章)就是這個道理。 大致來說「知足不辱」、「少私寡欲」與「不爭無尤」都是老子用來矯正人性貪婪、欲求無厭的良方,是值得參悟自省的。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知足不辱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