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中國大陸的資訊科學教育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王崇德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大陸資訊科學教育以1958年創辦情報大學為開端,目前呈現出多層面、多形式從試辦走向正規的興旺景象。官方正式規定的專業名稱為「科技情報」,這類院校有武漢大學、吉林工業大學、南開大學分校、西北電訊工程學院等。每年入學學生約170餘人,已畢業的學生逾1,000人。
  大陸資訊科學教育目前計有4種層面及形式。
  首先是正規教育--全日制大學本科教育。目前按課程設置可區分為:(1)綜合型,以武漢大學為代表,課程安排待全面精新。例如,開設智能情報系統,中文信息處理等課程。學生畢業后主要至各部委上層機構從事信息系統管理工作。(2)專業型,以吉林工業大學為代表,該校情報工程專業注重背景科學知識講授,學生畢業后可去產業信息系統工作。(3)實用型,這類學校多為地方性質,力求培養學生為多面手,強調實際動手能力的訓練。所以課程靈活,緊密圍繞著人才市場需要來辦學。
  其次是學位教育。1981、1984、1986、1989年先後批准四批博士與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及導師。
  再次是中等教育。這類學校目前約計25所,每年畢業學生200餘人。這部分人才正是資訊部門較為缺乏的,所以這種教育更受社會各界歡迎,也引起了當局的重視,預料今後會有較大的發展。
  最後是在職社會教育。這方面的活動可追溯到1962年,中國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率先推行的。現在這種類型教育形式繁多,數量很大。計有:函授教育,電視大學,短期訓練班,集中培訓班等。
  論及大陸資訊教育時,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那就是當局於1985年4月22日下發了「關於圖書館學情報學教育的發展與改革的幾點意見」。在該意見的推動下,資訊科學教育事業益發興旺而有生氣。但是大陸資訊科學教育與圖書館學教育交插兼容,許多科系的名字稱為「圖書館學情報學」,這表明圖書館學教育正向資訊科學教育傾斜。同時談及中國大陸資訊科學教育時不能無視這樣一個事實:單一的「圖書館學」專業或科系目前已所剩無幾了,當然,僅以「資訊科學」來命名的科系也不算多,多數是兩學科合而為一。除開其他因素不論,這樣做有利於學生就業方便,適應性強。既可以到各類圖書館工作,也可以到各行各業的資訊部門去從事資訊系統的開發與管理工作。大陸資訊科學教育事業雖然起步於1958年,但中間由於眾所皆知的原因,停頓了多年,直至1979年才恢復,至今銳勢不減。更新教材,科學的安排課程,提高教師質量,是今後主要的任務。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中國大陸的資訊科學教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