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釐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ㄌㄧˇ
  • 部首外筆畫 11
  • 總筆畫 18
  • 漢語拼音 [一]lí[二]xī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ㄍㄞˇㄓㄥˋㄓㄥˇㄌㄧˇㄖㄨˊ:「ㄌㄧˊㄉㄧㄥˋ」、「ㄌㄧˊㄓㄥˋ」、「ㄌㄧˊㄑㄧㄥ」。
  2. ㄌㄧㄤˋㄘˊ:①ㄩㄥˋㄩˊㄐㄧˋㄙㄨㄢˋㄔㄤˊㄉㄨˋ˙ㄉㄜㄉㄢㄨㄟˋㄧˋㄌㄧˊㄉㄥˇㄩˊㄑㄧㄢㄈㄣㄍㄨㄥㄔˇ˙ㄉㄜㄔㄤˊㄉㄨˋ。②ㄩㄥˋㄩˊㄐㄧˋㄙㄨㄢˋㄉㄧˋㄐㄧ˙ㄉㄜㄉㄢㄨㄟˋㄧˋㄍㄨㄥㄌㄧˊㄉㄥˇㄩˊㄅㄞˇㄈㄣㄍㄨㄥㄇㄨˇ。③ㄩㄥˋㄩˊㄐㄧˋㄙㄨㄢˋㄓㄨㄥˋㄌㄧㄤˋ˙ㄉㄜㄉㄢㄨㄟˋㄧˋㄍㄨㄥㄌㄧˊㄉㄥˇㄩˊㄑㄧㄢㄈㄣㄍㄨㄥㄌㄧㄤˇ。④ㄩㄥˋㄩˊㄐㄧˋㄙㄨㄢˋㄌㄧˋㄌㄩˋ˙ㄉㄜㄉㄢㄨㄟˋㄋㄧㄢˊㄌㄧˋㄌㄩˋㄧˋㄌㄧˊㄕˋㄅㄣˇㄐㄧㄣ˙ㄉㄜㄅㄞˇㄈㄣㄩㄝˋㄌㄧˋㄌㄩˋㄧˋㄌㄧˊㄕˋㄅㄣˇㄐㄧㄣ˙ㄉㄜㄑㄧㄢㄈㄣ
注音:
解釋:

ㄒㄧㄥˋㄈㄨˊㄐㄧˊㄒㄧㄤˊㄊㄨㄥㄒㄧ」。ㄖㄨˊ:「ㄔㄨㄣㄒㄧ」、「ㄍㄨㄥㄏㄜˋㄋㄧㄢˊㄒㄧ」。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量詞:(1) 計算長度的單位。公制一釐等於千分之一公尺。 (2) 計算地積的單位。一釐等於百分之一畝。 (3) 計算重量的單位。一釐等於千分之一兩。 (4) 計算利率的單位年利率一釐是本金的百分之一,月利率一釐是本金的千分之一。
  2. 改正、整理。
    【例】釐定、釐正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福氣、吉祥。通「禧」。
    【例】春釐、恭賀年釐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量詞:(1)度量衡計算單位。舊制中,公制一釐等於千分之一公尺的長度,或百分之一公畝的地積,或萬分之一公斤。(2)計算地積的單位。一釐等於百分之一畝。(3)計算重量的單位。一釐等於千分之一兩。(4)計算利率的單位。年利率一釐是本金的百分之一,月利率一釐是本金的千分之一。
2.寡婦。通「嫠」。《文選.張協.七命》:「煢釐為之擗摽,孀老為之嗚咽。」
3.姓。如五胡十六國時後秦有釐豔。
[動]
1.治理。《書經.堯典》:「允釐百工,庶績咸熙。」漢.孔安國.傳:「釐,治。工,官。」《資治通鑑.卷一七一.陳紀五.宣帝太建六年》:「群臣表請,累旬乃止。命太子總釐庶政。」
2.改正、改變。《後漢書.卷三四.梁統傳》:「議者以為隆刑峻法,非明王急務,施行日久,豈一朝所釐?」《梁書.卷三八.賀琛傳》:「今若釐其風而正其失,易於反掌。」
3.賜予。《詩經.大雅.既醉》:「其僕維何?釐爾女士。」漢.毛亨.傳:「釐,予也。」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福氣、吉祥。通「禧」。如:「春釐」、「恭賀年釐」。《史記.卷一○.孝文本紀》:「今吾聞祠官祝釐,皆歸福朕躬,不為百姓,朕甚愧之。」南朝梁.蕭統〈陶淵明集序〉:「或懷釐而謁帝,或披褐而負薪。」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ㄌㄧˊ

1. 福祉。《說文解字.里部》:「釐,家福也。」清.段玉裁.注:「家福者,家居獲祐也。」《廣韻.平聲.之韻》:「釐,一曰福也。」

2. 賜予。《玉篇.里部》:「釐,《蒼頡》云:『賜也。』」《詩經.大雅.既醉》:「其僕維何?釐爾女士。」漢.毛亨.傳:「釐,予也。」《詩經.大雅.江漢》:「釐爾圭瓚,秬鬯一卣,告于文人。」漢.毛亨.傳:「釐,賜也。」

3. 祭祀之肉。《玉篇.里部》:「釐,亦祭餘肉也。」《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列傳.賈誼》:「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南朝宋.裴駰.集解:「徐廣曰:『祭祀福胙也。』」

4. 治理。《廣韻.平聲.之韻》:「釐,理也。」《書經.堯典》:「允釐百工,庶績咸熙。」漢.孔安國.傳:「釐,治。工,官。」《資治通鑑.卷一七一.陳紀五.宣帝太建六年》:「群臣表請,累旬乃止。命太子總釐庶政。」

5. 改正、改變。《後漢書.卷三四.梁統列傳》:「議者以為隆刑峻法,非明王急務,施行日久,豈一朝所釐?」《梁書.卷三八.列傳.賀琛》:「今若釐其風而正其失,易於反掌。」

6. 寡婦。通「嫠」。《孔子家語.卷二.好生》:「魯人有獨處室者,鄰之釐婦亦獨處一室。」三國魏.王肅.注:「釐,寡婦也。」晉.張協〈七命〉:「煢釐為之擗摽,孀老為之嗚咽。」

7. 當量詞:

⑴ 計算長度之單位。公制一釐等於千分之一公尺。《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每發一箭,不差毫釐。」

⑵ 計算地積之單位。一釐等於百分之一畝。

⑶ 計算重量之單位。一釐等於千分之一兩。《醒世姻緣傳》第四九回:「晁夫人依他修合煆過的臍帶,稱重三分五釐,加了一分七釐硃砂,都與他陸續吃了。」

⑷ 計算利率之單位。年利率一釐是本金百分之一,月利率一釐是本金千分之一。《醒世姻緣傳》第九回:「後來零碎把銀子還了他,也沒收一釐一分的利錢。」

8. 姓。《正字通.里部》:「釐,又姓,南北朝釐豔,見《氏族志》。」

㈡ㄒㄧ

福氣、吉祥。通「禧」。如:「春釐」、「恭賀年釐」。《史記.卷一○.孝文本紀》:「今吾聞祠官祝釐,皆歸福朕躬,不為百姓,朕甚愧之。」南朝梁.蕭統〈陶淵明集序〉:「或懷釐而謁帝,或披褐而負薪。」

注音: ㈠ㄌㄧˊ ㈡ㄒㄧ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釐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