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乘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丿ㄆㄧㄝˇ
  • 部首外筆畫 9
  • 總筆畫 10
  • 漢語拼音 [一]chéng[二]shèng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ㄉㄚㄖㄨˊ:「ㄔㄥˊㄔㄜ」、「ㄔㄥˊㄔㄨㄢˊ」。
  2. ㄔㄣˋㄌㄧˋㄩㄥˋㄖㄨˊ:「ㄔㄥˊ便ㄅㄧㄢˋ」、「ㄔㄥˊㄐㄧ」、「ㄔㄥˊㄒㄩㄦˊㄖㄨˋ」、「ㄔㄥˊㄒㄧㄥˋㄦˊㄌㄞˊㄅㄞˋㄒㄧㄥˋㄦˊㄍㄨㄟ。」
  3. ㄙㄨㄢˋㄕㄨˋㄓㄨㄥˋㄐㄧˋㄙㄨㄢˋㄧˊㄕㄨˋㄔㄥˊㄨㄟˊㄖㄨㄛˋㄍㄢㄅㄟˋ˙ㄉㄜㄈㄤㄈㄚˇㄖㄨˊ:「ㄨˇㄔㄥˊㄦˋㄉㄥˇㄩˊㄕˊ」。
注音:
解釋:
  1. ㄌㄧㄤˋㄘˊㄍㄨˇㄉㄞˋㄩㄥˋㄩˊㄐㄧˋㄙㄨㄢˋㄔㄜㄌㄧㄤˋ˙ㄉㄜㄉㄢㄨㄟˋㄖㄨˊ:「ㄨㄢˋㄕㄥˋㄍㄨㄛˊ」、「ㄅㄞˇㄕㄥˋㄐㄧㄚ」。
  2. ㄈㄛˊㄐㄧㄠˋㄐㄧㄠˋㄧˋ˙ㄉㄜㄆㄞˋㄅㄧㄝˊㄖㄨˊ:「ㄉㄚˋㄕㄥˋ」、「ㄒㄧㄠˇㄕㄥ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乘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éng
解釋:
  1. 搭坐。
    【例】乘車、乘船
  2. 順應、趁、藉。
    【例】乘人之危、乘風破浪、乘勝追擊
  3. 數學上的運算方法之一。即乘法。
    【例】 4乘3等於12。
注音:
漢語拼音: shèng
解釋:
  1. 史書。
    【例】史乘
  2. 佛教用語。本為車乘的意思,用來譬喻教法,以其能載修行者到達解脫的境界。
    【例】大乘、小乘
  3. 量詞。古代計算車輛的單位。
    【例】萬乘之國、百乘之家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éng
解釋:
[動]
1.登、升。《史記.卷八二.田單傳》:「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
2.駕馭、駕騎。《易經.繫辭下》:「服牛乘馬,引重致遠。」《墨子.親士》:「良馬難乘,然可以任重致遠。」
3.搭坐,用某種交通工具代步。如:「乘車」、「乘飛機」。
4.順應、趁、藉著。如:「乘人之危」、「乘風破浪」、「乘勝追擊」。
5.追逐、進攻。《史記.卷八.高祖本紀》:「楚兵不利,淮陰侯復乘之,大敗垓下。」《漢書.卷七○.陳湯傳》:「平明,四面火起,吏士喜,大呼乘之,鉦鼓聲動地。」
6.在數與數之間進行乘法運算。如:「三乘二等於六。」
[名]
1.數學上的運算方法之一。即乘法。如:「加減乘除四則運算方法。」
2.姓。如漢代有乘弘。
注音:
漢語拼音: shèng
解釋:
[名]
1.量詞。古代計算車輛的單位。如:「萬乘之國」、「百乘之家」。
2.史書。如:「史乘」。《孟子.離婁下》:「晉之乘,楚之檮杌,魯之春秋,一也。」
3.佛教用語。本是車乘之意,用來譬喻教法,以其能載修行者到達解脫的境界。如:「大乘」、「小乘」。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相關資料連結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sîng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sīng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