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壤 - 教育百科
ˇ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ㄙㄨㄥㄖㄨㄢˇ˙ㄉㄜㄋㄧˊㄊㄨˇㄖㄨˊ:「ㄊㄨˇㄖㄤˇ」。
  2. ㄉㄧˋㄖㄨˊ:「ㄊㄧㄢㄖㄤˇㄅㄧㄝˊ」。
  3. ㄍㄨㄛˊㄊㄨˇㄐㄧㄤㄩˋㄉㄧˋㄑㄩㄖㄨˊ:「ㄑㄩㄥˊㄒㄧㄤㄆㄧˋㄖㄤˇ」、「ㄌㄧㄤˇㄍㄨㄛˊㄐㄧㄝㄖㄤ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壤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rǎng
解釋:
  1. 泥土。
    【例】土壤
  2. 地。
    【例】天壤之別
  3. 疆域、地區。
    【例】接壤、窮鄉僻壤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壤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rǎng
解釋:
[名]
1.鬆軟的泥土。《說文解字.土部》:「壤,柔土也。」《書經.禹貢》:「厥土惟白壤,厥賦惟上上錯,厥田惟中中。」
2.耕地。《管子.八觀》:「壤地肥饒,則桑麻易植也。」
3.地。如:「天壤之別」。唐.李白〈南都行〉:「陶朱與五羖,名播天壤間。」
4.疆域、地區。如:「接壤」、「窮鄉僻壤」。《左傳.哀公元年》:「與我同壤,而世為仇讎。」
5.古代一種遊戲用的玩具。參見「擊壤」條。
[動]
接連。《史記.卷六九.蘇秦傳》:「且夫韓、魏之所以重畏秦者,為與秦接境壤界也。」
[形]
豐收。《莊子.庚桑楚》:「居三年,畏壘大壤。」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壤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鬆軟之泥土。《說文解字.土部》:「壤,柔土也。」《書經.禹貢》:「厥土惟白壤,厥賦惟上上錯,厥田惟中中。」《周禮.地官.草人》:「墳壤用麋,渴澤用鹿。」

2. 耕地,適於耕作之土地。《玉篇.土部》:「壤,地之緩肥曰壤。」《管子.八觀》:「壤地肥饒,則桑麻易植也。」元.王惲〈過萬泉縣今廢〉詩:「物華耕壤狹,寧得不唐風。」

3. 土地。《戰國策.秦策四》:「夫以王壤土之博,人徒之眾,兵革之強,一舉眾而注地於楚。」

4. 地,與天相對。如:「天壤之別」。唐.李白〈南都行〉:「陶朱與五羖,名播天壤間。」《孤本元明雜劇.卓文君.第三折》:「草澤中困煞些英雄,穹壤間銷磨些人物。」

5. 疆域、地區。如:「接壤」、「窮鄉僻壤」。《左傳.哀公元年》:「與我同壤,而世為仇讎。」《儒林外史》第一三回:「通都大邑,來了幾位選家;僻壤窮鄉,出了一尊名士。」

6. 接連。《史記.卷六九.蘇秦列傳》:「且夫韓、魏之所以重畏秦者,為與秦接境壤界也。」《晉書.卷一三○.赫連勃勃載記》:「東魏與我同壤境,去北京裁數百餘裡,若都長安,北京恐有不守之憂。」

7. 富足、豐收。《字彙補.土部》:「壤,富足也。」《莊子.庚桑楚》:「居三年,畏壘大壤。」《列子.天瑞》:「始吾為盜也,一年而給,二年而足,三年大壤。」

8. 古代一種遊戲所用之玩具。如:「擊壤」。《三國志.卷二.魏書.文帝紀》:「耳未聞康哉之歌,目未睹擊壤之戲。」唐.柳宗元〈與裴塤書〉:「其終無以見明,而不得擊壤鼓腹樂堯、舜之道耶?」

9. 姓。堯時有壤父,春秋時有壤駟赤,孔子弟子,見《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注音: ㄖㄤ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壤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