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習單元 - 教育百科
學 | |
習 | |
單 | |
元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Learning Unit |
作者: | 李淑慧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單元是教材組織的一種方式,也是一種教學方法。在教材組織上,是以生活上重要問題為中心,且為完整的經驗;完整的學習材料,用在教學活動上,即為有目的的一個完整的學習活動。在此活動中,可增進學生的知識與技能,培養其態度與理想,改變其行為,以獲得適應生活環境的經驗與能力。依範圍分,為學習單元、合科單元、聯合單元與大單元設計活動。依單元內容分,為教材單元與經驗單元兩種。依擬具單元的人員分,為資料單元、教學單元與學習單元。 在實施單元教學法之前,必先設計學習單元。亦即在教學時,根據活動的順序,指導學生學習一種教材或解決一個問題,使獲得完整的生活經驗。一個單元的學習,須歷時數日或數過之久,是為了協助學生達成某一特定學習目標而設計的一系列學習經驗,是課程設計的基本單位,也是教學的基本單位。這一套學習經驗是完整的,學習後可達成一目標,將許多學習單元連結起來,可以達成某一更高層次的目標。 學習單元和單元活動設計(即教案)不同。單元活動設計是實施教學內容或教科書的具體計畫,依附於教科書,本身並非完整的;且單元活動設計是為教學者或教師設計的,學生不能使用。而學習單元是獨立的、完整的,可取代教科書,教師和學生皆可使用。因此,學習單元具有自足的、個別化的、完整的、連貫的等四個特性;其基本格式內容,至少包含以下幾部分: 1.簡介:主要讓學生了解此單元的內容,以及與其他單元或以前的學習經驗之間的關係。 2.教學目標:使學生知道預期達到的學習結果,以提高其學習興趣。 3.學習評量:以診斷學生是否已具有該單元所要求的能力;若已具備,則不必再學習此單元。 4.學習內容及活動:有時可合併設計,須盡量多樣化,其學習活動應分基本活動和變通活動,以進一步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 5.學後評量:以達到品質管制,使教學目標所訂定的最低標準得以維持,通過者繼續學下一單元;未通過者施行補救教學,直到達成教學目標。 6.教學資源:指從事本單元教學所應準備的事物,注意要指出進一步學習可以參考的資料或編製該單元所參考的資料。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學習單元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