橦 |
|
- 部首 木
- 部首外筆畫 12畫
- 總筆畫 16畫
- 漢語拼音 tóngchuángchōng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tóng |
解釋:
[名] 一種樹木。其花可織為布。《廣韻.平聲.東韻》:「橦,木名。花可為布。」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chuáng |
解釋:
[名] 柱子。《文選.木華.海賦》:「決帆摧橦,戕風起惡。」唐.李白〈天長節度使鄂州刺史韋公德政碑〉:「都盧尋橦,倒掛浮雲之影。」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chōng |
解釋:
[動] 刺。《戰國策.秦策一》:「寬則兩軍相攻,迫則杖戟相橦。」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橦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㈠ㄔㄨㄤˊ 1. 支撐帳幕的柱子,後泛指竿、柱。《說文解字.木部》:「橦,帳柱也。」《後漢書.卷六○上.馬融列傳》:「建雄虹之旌夏,揭鳴鳶之脩橦。」唐.李賢.注:「橦者,旗之竿也。」晉.木華〈海賦〉:「決帆摧橦,戕風起惡。」唐.李白〈天長節度使鄂州刺史韋公德政碑〉:「都盧尋橦,倒掛浮雲之影。」 2. 用以渡河的木筒。施於跨河的纜繩,渡河的人縛綁於筒上,以手拉繩前進。明.楊慎《丹鉛總錄.卷二.地理類.度索尋橦之國》:「《西域傳》有『度索尋橦之國』,……施植兩柱於兩岸,以繩緪其中,繩上一木筒,所謂橦也,欲度者則以繩縛人於橦上,人自以手緣索而進,行達彼岸,復有人解之,所謂「尋橦」也。」 ㈡ㄊㄨㄥˊ 木名。其花可織為布。《廣韻.平聲.東韻》:「橦,木名。花可為布。」《文選.左思.蜀都賦》:「布有橦華,麵有桄光榔。」唐.李善.注:「張揖曰:『橦華者,樹名橦,其花柔毳,可績為布也。出永昌。』」唐.王維〈送李員外賢郎〉詩:「魚箋請詩賦,橦布作衣裳。」元.陳高〈種橦花〉詩:「炎方有橦樹,衣被代蠶桑。」 ㈢ㄔㄨㄥ 1. 擊、刺。《戰國策.秦策一》:「寬則兩軍相攻,迫則杖戟相橦。」南朝梁.陸倕〈天光寺碑〉:「皇帝乃把神珠,握靈鏡,擊天鼓,橦地鐘。」 2. 古代衝鋒陷陣的戰車。同「䡴」。《集韻.平聲.鍾韻》:「䡴,陷陣車也。或作橦。」《晉書.卷一.宣帝紀》:「起土山地道,楯櫓鉤橦,發矢石雨下,晝夜攻之。」隋.袁充〈上煬帝星瑞表〉:「有流星赤如火,從東北向西南,落賊帥盧明月營,破其橦車。」 ㈣ㄓㄨㄥ 量詞。木一截為一橦。《集韻.平聲.鍾韻》:「橦,木一截也。《唐式》柴方三尺五寸曰一橦。」《資治通鑑.卷一九五.唐紀十一.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中之上.貞觀十四年》:「尚書左丞韋悰句司農木橦價貴於民間,奏其隱沒。」元.胡三省.注:「橦,木一截也。《唐式》,柴方三尺五寸為一橦。」 |
|
注音: | ㈠ㄔㄨㄤˊ ㈡ㄊㄨㄥˊ ㈢ㄔㄨㄥ ㈣ㄓㄨㄥ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橦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