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藝教育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gōng yì jiào yù |
解釋:
一種認識、了解、學習工藝的實用技藝,以土木、編織、陶瓷等細工品製作所必需的知識與技能為主的教育。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工藝教育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Industrial Arts Education |
作者: | 康自立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工藝教育係在普通教育中提供學生有關工業之演進、組織、材料、職業、製程與產品等相關之教學,並研究工業與技術所引起之社會、技術、文化、職業、經濟與娛樂等方面問題的一個教育措施。 工藝教育的發生係二十世紀初期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一群教育家包括李查斯(Charles R. Richards)、杜威(John Dewey)、霍爾(Stanley G. Hall)、羅素(John W. Russell)等人於批判勞作教育(manual training)而引起的一種教育改革運動。他們咸認勞作教育之內容過於狹窄,而其教學也過分強調官能心理學的手工訓練,未能適應青年學生個體發展的需要,乃於一九○四年十月由當時哥倫比亞大學勞作系系主任李查斯提議,以工藝教育替代勞作教育,遂引起美國教育界工藝教育運動(industrial arts education movement)改革浪潮。 工藝教育為普通教育之一部分,教學以工場實習為主,因此工藝教育並非以職業準備為其目的,工藝教育之目的在於:(1)使學生認識工業技術、欣賞工業技術文明,以為將來擇業之準備;(2)學習消費的知識與保管器材的能力;(3)訓練基本工作技能,使成為家庭中有用的一員:(4)培養業餘建設性的嗜好。為達以上各項目的,除工場實習外,並需輔以相關知識之教學及工廠參觀等。根據我國教育部頒布的課程標準,國民中學之工藝教育目標為: 1.指導學生了解我國固有及現代工業文明,並注重對地方工業情況的認識及未來發展趨勢。2.給予學生試探工作機會,藉以發展對工業技術之興趣與才能。3.培養工業社會中日常生活所需的知識與技能。4.培養合作、勤勞、愛群、服務等品性。5.培養消費者應具備之鑑別能力與用識。6.養成手腦並用的習慣。至於高級中學之工藝教育目標則為: 1.培養工業基本操作技術,介紹工業基本知識以為將來研究各種有關科學之基礎。2.激發設計與創作之興趣,鼓勵研究與發明之精神。3.增進業餘工業興趣與副業之技能。4.培養良好之工作習慣與工作態度。而大學程度之工藝教育是專指為準備國中或高中工藝教師而設立的。民國四十二年,政府在臺灣省立師範學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前身)設立工業教育學系,下設工藝教育組,負責培養我國的工藝教師;民國五十九年,省立高雄師範學院(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前身)亦成立工藝教育系,成為我國第二所工藝教師的搖籃。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工藝教育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