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有善有惡 - 教育百科
性 | |
有 | |
善 | |
有 | |
惡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 陳章錫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王充在其所著〔論衡〕中認為人的氣性有善的傾向,也有惡的傾向,但化惡遷善則是可能的,其法端在以禮防情,以義制欲,樂為之節。〔論衡‧本性〕說:「實者人性有善有惡,猶人才有高有下也。高不可下,下不可高,謂性無善惡,是謂人才無高下也。」又說:「命有貴賤,性有善惡,謂性無善惡,是人命無貴賤也。」王充主張用氣為性,性成命定,人性的根源來自於父母合氣時的自然之氣,由於氣的異質、駁雜、與組合等的不同,人所稟受的氣之多少、厚薄、清濁也不定,於是就造成貧富貴賤、賢愚壽夭、善惡等差別與等級。如〔率性篇〕說:「稟氣有厚薄,故性有善惡也。……人之善惡,共一元氣。氣有少多,故性有賢愚。」又〔命義篇〕說;「凡人受命,在父母施氣之時,已得吉凶矣。夫性與命異,或性善而命凶,或性惡而命吉,操行善惡者,性也;禍福吉凶者,命也。……性自有善惡,命自有吉凶。」如此說是認為性與才、命兩者並不平行,總名之為氣性、才性,或質性,善惡、智愚、才不才,在其中互相滲透混融為一。 王充又將人性分為上、中、下三等。在〔本性〕篇中推崇孔子「上智下愚不移」的說法,認為上、下乃極善極惡,與生俱來,縱有聖化賢教,也很難加以移易。只有中人之性可善可惡,但須經教化而成。〔率性篇〕說:「論人之性定有善惡。其善者固自善矣,其惡者固可教告率勉,使之為善。凡人君父審觀臣子之性,善則養育勸率,無令近惡;近惡則輔保禁防,令漸於善。善漸於惡,惡化於善,成為性行。……由此言之,亦在於教,不獨在性也。」可見王充主張對善者施以引導勸勉,對惡者加以輔導禁止,藉後大環境增益其向善,改變其惡,融合了孟荀的教育主張,善者不待論,惡者也有向善之路,肯定了教育的功能,足以變化人的性情。雖然王充在另一方面又認為極惡之人無可移易,但是這種命定主義其實也有嚴肅的意義。天地之大,人猶有所憾,若返觀自然生命的盲目性與頑梗性也有人力所不能改變的,即使像孔子這樣的聖人,也僅能說「唯上智與下愚不移」,好在極惡之人極為稀少,大多數中人之性者都可透過教育化惡遷善,是最重要的一點。 王充認為禮、義、樂三者,就是對有善有惡的中人之性者,防制和疏導情欲的工具。如〔答佞篇〕說:「富貴皆人所欲也,雖有君子之行,猶有飢渴之情。君子則以禮防情,以義制欲,故得循道,循道則無禍。」又如〔本性篇〕說:「情性者,人治之本,禮樂所由生也。故原性情之極,禮為之防,樂為之節。性有卑謙辭讓,故制禮以適其宜,情有好惡喜怒哀樂,故作樂以通其教。」王充將禮、樂作為化性的工具,肯定化惡遷善的可能,雖然與其命定說不調和,但卻肯定了教育的價值。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性有善有惡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