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憲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ㄈㄚˇㄍㄨㄟㄖㄨˊ:「ㄒㄧㄢˋㄌㄧㄥˋ」、「ㄒㄧㄢˋㄓㄤ」。
  2. ㄒㄧㄢˋㄈㄚˇㄍㄨㄟㄉㄧㄥˋㄍㄨㄛˊㄐㄧㄚㄊㄧˇㄓˋㄓㄥˋㄈㄨˇㄗㄨˇㄖㄣˊㄇㄧㄣˊㄑㄩㄢˊㄌㄧˋㄧˋㄨˋㄉㄥˇ˙ㄉㄜㄐㄧㄅㄣˇㄈㄚˇ
  3. ㄒㄧㄢˋㄈㄚˇ˙ㄉㄜㄐㄧㄢˇㄔㄥㄖㄨˊ:「ㄌㄧˋㄒㄧㄢˋ」、「ㄒㄧㄥˊㄒㄧㄢˋ」。
  4. ㄒㄧㄢˋㄅㄧㄥㄍㄨㄛˊㄐㄩㄣㄅㄧㄥㄎㄜㄓㄨˇㄓㄤˇㄐㄩㄣㄕˋㄐㄧㄥˇㄔㄚˊㄅㄧㄥˋㄈㄚˇㄓˊㄒㄧㄥˊㄈㄚˇㄐㄧㄥˇㄔㄚˊㄖㄣˋㄨˋㄧˇㄅㄠˇㄨㄟˋㄌㄧㄥˇㄒㄧㄡˋㄑㄩㄢˊㄨㄟˊㄏㄨˋㄐㄩㄣㄉㄨㄟˋㄑㄩㄢˊㄑㄩㄝˋㄅㄠˇㄍㄨㄛˊㄐㄧㄚㄑㄩㄢˊㄨㄟˊ使ㄕˇㄇㄧㄥ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憲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iàn
解釋:
  1. 法令。
    【例】憲令、邦憲、國憲
  2. 憲法的簡稱。
    【例】立憲、制憲、行憲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iàn
解釋:
[名]
1.法令。如:「公憲」、「邦憲」。《韓非子.定法》:「憲令著於官府。」
2.典範。《書經.蔡仲之命》:「爾乃邁跡自身,克勤無怠,以垂憲乃後。」《詩經.小雅.六月》:「文武吉甫,萬邦為憲。」
3.憲法的簡稱。如:「立憲」、「制憲」、「違憲」、「修憲」、「行憲」。
4.舊時下屬對上司的尊稱。如:「大憲」、「上憲」。《聊齋志異.卷二.紅玉》:「乃詳諸憲,代生解免,竟釋生。」
[動]
1.頒布、公布。《周禮.秋官.小司寇》:「乃宣布于四方,憲刑禁。」宋.王安石〈原教〉:「藏于府,憲于市。」
2.效法。《書經.說命》:「惟天聰明,惟聖時憲。」《文選.班固.東都賦》:「憲章稽古。」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hià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法度、法令。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靈敏,敏捷。《說文解字.心部》:「憲,敏也。」清.段玉裁.注:「敏者,疾也。《諡法》:『博聞多能為憲。』」

2. 典範。《書經.蔡仲之命》:「爾乃邁跡自身,克勤無怠,以垂憲乃後。」《詩經.小雅.六月》:「文武吉甫,萬邦為憲。」

3. 傚法。《書經.說命》:「惟天聰明,惟聖時憲。」漢.班固〈東都賦〉:「憲章稽古。」

4. 法令。《玉篇.心部》:「憲,法也,制也。」《韓非子.定法》:「憲令著於官府。」《漢書.卷五.景帝紀》:「先是吏多軍功,車服尚輕,故為設禁。又惟酷吏奉憲失中,乃詔有司減笞法,定箠令。」

5. 在一國之內,規定國家體制、政府組織、人民權利義務的基本法,稱為「憲法」,簡稱為「憲」。如:「立憲」、「行憲」。

6. 曆書。歷代曆書皆稱為某某曆,清時因避高宗弘曆諱,才改稱為「時憲書」,或稱憲書。取《書經.說命上》「惟天聰明,惟聖時憲」之義,一直沿用到清末。《紅樓夢》第六二回:「酒面要一句古文,一句舊詩,一句骨牌名,一句曲牌名,還要一句時憲書上的話,共總湊成一句話。」

7. 頒布、公佈。《周禮.秋官.小司寇》:「乃宣佈於四方,憲刑禁。」宋.王安石〈原教〉:「藏於府,憲於市。」

8. 舊時下屬對上司之尊稱。《官場現形記》第三二回:「仔細一想,又怕趙大架子拿他看輕,立刻又做出一副謹慎小心的樣子,柔聲下氣的說道:『這都是大憲的恩典,堯翁的栽培。』」《聊齋誌異.卷二.紅玉》:「乃詳諸憲,代生解免,竟釋生。」《儒林外史》第九回:「今將本犯權時寄監收禁,候上憲批,然後勒限等情。」

9. 「憲憲」:

⑴ 欣喜自得的樣子。《詩經.大雅.板》:「天之方難,無然憲憲。」

⑵ 興盛的樣子。《禮記.中庸》:「詩曰:『嘉樂君子,憲憲令德。』」唐.柳宗元〈箕子碑〉:「憲憲大人,顯晦不渝。」

注音: ㄒㄧㄢ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憲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