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伯明 - 教育百科
劉 | |
伯 | |
明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 黃春木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劉伯明(1887~1923)名經庶,以字行;生於江蘇江寧(今南京市)。早年就讀於南京匯文書院,精通中西語文。後留學日本,從章太炎治國學,並加入同盟會。宣統三年(1911),赴美攻讀哲學及教育。民國四年(1915),獲西北大學哲學博士學位,隨即返國任教於由匯文書院改制之金陵大學。八年起,專任南京高等師範(後併為東南大學)訓育主任及史地部主任等職。 伯明治學嚴謹,尤喜好老子、柏拉圖(Plato)及斯賓諾沙(B. Spinoza)哲學;在教育上力持人文主義,主張以此矯正實用主義弊端。他特別強調學者之精神應注重在「自得」,說:「自得者為己,超然於名利之外;不自得者為人,而以學問為炫耀流俗之具。……前者王道之學也,而後者霸道之學也。」自得之外,人之精神且須寄託於理想之域,而後可以超脫萬惡世界。人類不能為現實世界之奴隸,不當受制於自然,現實於世界有不完全之處,人類終須超過之,止於理想世界。總而言之,伯明極重視以四種精神教育學生:(1)學者精神:應有自信、自得、求真與智識之貞操;(2)學校精神:即公民精神,應注重社會訓練;(3)自治精神:即共和精神,對於政治及社會生活能自動負責:(4)自強精神:品性與體格並重。 伯明認為學者力學之餘,尚應究心於國家社會事業,但不可使學校淪入政治漩渦,持學說為一黨立幟。在公眾事務上,他對南京市政發展寄以厚望,亟思以雅典為法,成就自由負責之市民,進而為自由負責之國民。民國十一年(1922),支持梅光迪、吳宓等創辦〔學衡〕雜誌,主張「論究學術,闡明真理,昌明國粹,融化新知」,正是其治學處世精神之象徵。 由於伯明乃勤苦力學成功,因此在南京高師時曾捐出薪俸充為金陵大學購置圖書的經費,在東南大學時更創設貸金助學法,資助貧寒學生。其一生論述頗豐,文章散見各期刊雜誌,而以〔學衡〕中諸文為代表;刊行之書籍則有〔思惟術〕(譯作)、〔華人心性論〕(英文,碩士論文)、〔老子哲學〕(英文,博士論文)、〔西洋古代中世哲學史大綱〕、〔近代西洋哲學史大綱〕等。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