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冊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jiǎn cè |
解釋:
紙張未發明前,書寫在竹簡木片上,編竹簡而成冊,後遂為書籍的通稱。明.危素〈存存齋賦〉:「玩玄理於簡冊兮,驅長才於海江。」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簡冊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 潘美月 |
日期: | 1995年12月 |
出處: |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竹木是中國最早的書寫材料,由古代文字及典籍的記載,它的時代一定很早。〔尚書多士篇〕說:「惟殷先人,有冊有典,殷革夏命。」典冊一辭,簡單的解釋就是書籍。冊字在殷代甲骨卜辭中,是象徵著幾根簡編連在一起的形狀。典字在金文、篆文中,象徵著冊在几上。所以後代就以典冊二字代表圖書。 簡是用竹或木製成狹長的條片,一根稱之曰簡,將若干根簡編連起來稱為一篇或一冊。簡字從竹,上古應是最先以竹製簡,自晉以來的多次考古發明,戰國以至西漢初期,多用竹簡,西漢末期以後至晉代,則多用木簡。竹簡的製作方法,是先將竹截成筒,再破成一根根狹長形的簡。這種新竹的簡尚不能馬上用來寫字,還需要經過汗簡、殺青的修治過程。木簡製作過程比較簡單,將木材鋸成條片,一面磨光經乾燥後,即可用來寫書。 簡冊的長度,根據古籍的記載,分為漢尺2尺4寸、1尺2寸、8寸三種規格,如同現代的圖書有16開、24開、32開三種標準的版式。 古簡甚狹,所以每簡只能寫一行,每簡所容的字數並無一定,根據記載及近代考古的發現,少的只有8字,多的到120字,武威漢簡大都以60字為常例。書寫時以右手執毛筆,左手執簡,一根簡寫完後,很自然地隨即用左手放置於書桌的左前方,再開始寫第二根簡,第二根簡寫完,很自然地也推放於前一根簡的左方並列,以下如此類推。一篇文章寫完,將並列各簡編連成冊,所以書的文字就形成上下直行,再由右而左了。 簡冊的編連,像編竹簾一樣。收檢的方法是以最末的一根簡為軸,將字向內捲成卷軸形,這樣一捲古人稱為一篇或一冊。內府或貴族藏書講求美觀,多用有顏色的絲繩來編簡,士大夫階級則用韋皮,韋是一種柔軟的牛內皮,〔史記孔子世家〕載「孔子晚而喜易,皮編三絕。」可知孔子所讀的〔易經〕係用韋編,而且孔子讀〔易經〕甚勤,韋皮曾斷了三次。古代的圖書,每篇可以單行。所以為了查檢的方便,則在第二簡的背面寫上篇名,第一簡的背面寫上篇次。如此,捲起來以後,所寫的篇名篇次則題在外面,由右向左順讀,即成為「某某篇第幾」。因為這種竹簾式的編連法,所以簡與簡之間都有空隙,遠看像畫線一般。紙發明以後,取代了竹木簡冊,但書的形式仍保留了前代的傳統,在每行文字之間往往用鉛畫上了界欄。將紙書卷軸展開以後,因為有了界欄,就好像許多根簡排列的形式一樣,這就是古書有界欄的淵源。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簡冊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