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樺斑蝶 - 教育百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樺斑蝶 Danaus chrysippus (Linnaeus, 1758) Danaus chrysippus (Linnaeus, 1758) 樺斑蝶,又名金斑蝶、樺色斑蝶、金青斑蝶、蜜黃蝶、阿檀蝶。 本種與同屬的黑脈樺斑蝶(D. genuita (Cramer))有些類似,最大不同在於本種翅脈無明顯黑色條紋。卵為白色,呈砲彈,表面有縱走稜線和點刻。幼蟲頭部黑色,有白色環紋;體色為黑色相間,中胸到腹部各節背面並有一對黃色斑紋,各節側面也有黃斑;中胸、腹部第二與第八節背面各具一對細長肉質突起。蛹為懸蛹。雄蟲前翅長約 35-36 mm。雄蝶雙翅背面底色為橙黃色,前翅端部暗褐色,其間有一列白斑組成斜帶,翅緣則有一些細小白色圓點;後翅中央有三個小黑斑與一個黑色性斑,外緣是暗褐色;雙翅腹面底色為淺橙黃色,前翅與背面相似,但端部為底色而非暗褐色;後翅外緣是黑紋包覆的白斑,形成連續的波紋,中央則和背面相同,有三個黑斑與一個黑中帶白的性斑。雌蝶與雄蝶外觀差異不大,但在雌蝶後翅中央只有3個小黑斑而無黑色性斑。 本種為中型蝶類。D. chrysippus 分布的範圍非常廣,包含整個非洲、阿拉伯半島、近乎全部的東方區及澳洲區,以及一些太平洋島嶼;大部分分布區域內的族群,包含台灣在內,均為原名亞種(Nominotypical subspecies,即D. chrysippus chrysippus (L.)),其它亞種只分布在澳洲區跟一些侷限的區域,所以在此不列亞種名;在台灣廣泛分布於平地到1000公尺的低海拔地區,在蘭嶼、綠島及澎湖等離島也有觀察紀錄。台灣曾經有一個類似樺斑蝶卻又奇特的種Salatura yuchingkini Murayama & Shimonoya被發表,種小名是以埔里的昆蟲界前輩余清金先生命名,但是後來被判定是樺斑蝶與黑脈樺斑蝶的雜交後代(Kurosawa, 1973)。本種是被擬態的對象(model),擬態者(mimic)則是雌紅紫蛺蝶(Hypolimnas misippus(L.))的雌蝶,兩種蝴蝶在分布上也有很大部分的重疊。本種在台灣全年可見,一年多代,喜歡在陽光充足的環境中活動,常可在公園、校園與路邊花叢見到牠們吸食花蜜的蹤影。幼蟲在台灣為單食性,以原產於南美洲的蘿藦科馬利筋為食草,未發現其取食台灣原生植物,可能是隨寄主植物移入台灣;幼齡幼蟲會在葉片上嚙咬出圈形的食痕,而較大的幼蟲有時會先咬傷葉柄,減少植物乳汁量後再取食葉片。蛹懸吊於寄主或鄰近植物的枝葉下。(濱野,1986;李與張,1988;徐,1999;張,1999;李與王,2007)
知識 1:
皆陸生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樺斑蝶
世界地理分布: 臺灣
中文亞科名: 斑蝶亞科
中文亞綱名: 有翅亞綱
中文族名: 斑蝶族
中文界名: 動物界
中文目名: 鱗翅目
中文科名: 蛺蝶科
中文綱名: 昆蟲綱
中文總科名: 鳳蝶總科
中文門名: 節肢動物門
學域-大分類: 動物-昆蟲類
拉丁亞科名: Danainae
拉丁亞綱名: Pterygota
拉丁屬名: Danaus
拉丁族名: Danaini
拉丁界名: Animalia
拉丁目名: Lepidoptera
拉丁科名: Nymphalidae
拉丁種小名: chrysippus
拉丁綱名: Insecta
拉丁總科名: Papilionoidea
拉丁門名: Arthropoda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