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啟超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liáng qǐ chāo |
解釋:
人名。(西元1876~1929)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近代政治家、文學家。康有為弟子。師生二人於清末同倡變法維新,人稱「康梁」。曾主辦時務報、清議報、新民叢報等,大力宣傳改革主義。戊戌政變後,亡命日本。民國初年,曾任司法、財政總長等職。晚年不談政治,專以著述講學為務。著有《飲冰室文集》、《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國歷史研究法》等。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梁啟超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 林萬義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梁啟超(1873~1929)字卓如,又字任甫,號任公、滄江、中國之新民和飲冰室主人等;廣東省新會縣人。幼年曾受祖父、父親及母親的嚴格家庭教育,由於生性聰慧,加上求知慾很強,故自幼就勤讀各種國學經典;六歲讀完四書,八歲讀畢五經,而且讀完家中的藏書。梁氏十二歲應學院試,補拔貢;十七歲考中舉人;後更為康有為所主持的萬木草堂的門生。梁氏一生好學,隨時都在治學讀書,甚至四十餘歲仍在苦讀英文,以應治學所需。 梁氏具傳統中國讀書人性格,正氣懍然,凡義之所在,即毅然不避艱難,百折不撓,奮力去完成。光緒二十四年(1898),與康氏師徒並稱,參與「百日維新」、「戊戌政變」;失敗之後,流亡日本十四年(1898~1912),迄民國成立始返國。流亡期間,曾在東京設高等大同學校,供我國留學生預備科之用;並先後創辦五種刊物:〔清議報〕、〔新民叢報〕、〔新小說〕、〔政論〕、〔國風報〕等,亟力鼓吹政體改造、思想解放,對當時民心士氣起莫大鼓舞作用。 民國二年(1913)任司法總長;次年,改任參政院參政。民國四年(1915),謀擁袁世凱稱帝者積極組織籌安會,梁氏發表〔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一文,反對袁氏帝制自為,策畫並參與倒袁護國運動成功。民國六年(1917),張勳擁溥儀復辟,啟超發電痛斥;嗣段祺瑞復任國務總理,梁氏出任財政總長。民國七年(1918),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出遊歐洲,年餘返國,決定放棄政治生涯,全力投入著述講學之教育事業,先後組織共學社,發起講學社,邀請國外學者前來中國講學,本人則先後任教於北京高等師範,北京、南開、東南、中國公學等大學,後並任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導師、北京圖書館館長、司法儲才館館長等職。 梁氏一生,為教育、政治、學術事業而奮鬥;所提出的教育主張與見解,至為精闢而敏銳,辦法亦多可行。他亟力倡導國民教育、師範教育及女子教育,實開風氣之先。在高等教育方面,他主張選派學有根基之青年學生出國留學,以節省經費與時間,切合當時需要。 梁氏在學術方面的貢獻,尤為卓著,平生著述約計一千四百萬字;重要著作有:〔飲冰室全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國歷史研究法〕、〔中國文化史綱〕、〔先秦政治思想史〕、〔墨子學案〕、〔墨經校釋〕、〔清代學術概論〕、〔佛教研究十篇〕等。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梁啟超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