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海德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Heider, F.
作者: 詹昭能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海德(1896~1988)出生於奧國維也納,但是在格拉茲(Graz)成長;前於一九二○年在格拉茲大學(University of Graz)獲得博士學位,指導教授是對理論心理學有貢獻的哲學家邁農(A.R. von H. Meinong, 1853~1920)。海德於一九二一年移居柏林,曾參與魏泰默爾(Max Wertheimer, 1880~1943)、柯勒(W. Köhler, 1887~1967)與勒溫(Kurt Lewin, 1890~1947)等三人的講座,並與勒溫建立了長久的友誼。一九三○年到美國麻州的史密斯學院(Smith College);成為柯夫卡(Kurt Koffka, 1886~1941)實驗室成員之一,後來的十七年間主要工作是研究聾者有關的問題與教學,並逐漸發展出[人際關係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1958)一書中的論點。一九四七年前往堪薩斯大學任教,直到一九六六年在該校退休前,還曾到挪威奧斯陸大學(University of Oslo)、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與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等校講學。
  在[人際關係心理學]一書中,海德主要以人際關係問題為焦點,探討人如何了解日常生活事件的意義。認為普通人與科學家一樣,也在努力了解、預測與控制有關的事件,如果能把握住某個人的理解方式與結果,就能推論出他的有關期望與行動。海德同時相信「常人心理學」(Naive Psychology)的知識,隱含許多經驗性真理,值得科學心理學探究。
  建立在完形心理學的理論基礎之上,海德的常人心理學分析重視人際行為中的認知平衡(Cognitive Balance),也就是自己、別人與有關事物間的三種關係知覺,能以一種沒有壓力的方式同時存在。他同時指出我們平常不但注意觀察人際行為,還以「心理學的分析」,探討其中不變的個人或環境因素,以便能精確的加以了解、預測與控制。他認為行動發生與否,取決於個人的能力與努力等因素,以及工作難度等環境因素。
  海德對常人理解別人行為的分析,不但為行為主義當道的美國心理學界,重新找回被埋沒已久的傳統:認知問題研究,同時還為社會心理學開啟了歸因研究的新天地。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海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