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馴鹿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xún lù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馴鹿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xún lù |
解釋:
動物名。偶蹄目馴鹿屬。產於北寒帶。角長大多枝,蹄大,體型壯碩,性溫馴。在某些極地地區,已被馴養為主要家畜。可用以拖雪橇,肉可食,乳可飲用,皮可製衣服、帳棚。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馴鹿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Caribou, Reindeer |
日期: | 2007年1月 |
出處: |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
辭書內容
學名: Rangifer tarandus (Linnaeus, 1758) |
|
形態: 是鹿科動物中唯一兩性都有角者,角很發達,前後枝都有多個分叉,雄鹿角長度52~130公分,雌鹿角長度23~50公分;為適應在雪地上行走,蹄寬大而平,蹄間分隔深;為適應寒冷氣候,底毛厚重濃密,外毛長而粗,背部深褐色到灰色,腹部、腿內側和臀部毛色較淺或白色,亞種R. t. pearyi毛色幾近白色;頭軀幹長120~200公分,尾長7~21公分,肩高87~140公分,體重60~318公斤。 |
|
分布: 斯堪地那維亞、德國、波蘭、俄羅斯北緯50度以北、蒙古、中國大陸東北部、阿拉斯加、加拿大、美國北部、格陵蘭。 |
|
生態習性: 棲息在北極凍原和周遭北方針葉林中,有些族群則分布在較南、海拔較高的山區森林,主要在白天活動,快跑時速可達60~80公里,視力差,聽覺中等,主要靠嗅覺來偵測食物和敵人,大部分族群會隨季節遷移到食物與遮蔽較好的地區,冬天和夏天的活動區域可能相隔1,000公里,遷移時一天移動距離約19~55公里,有些個體一年移動的距離至少5,055公里,是所有獸類中移動距離最遠者,但不遷移的族群中,活動範圍僅100~200平方公里;以各種植物的嫩芽、莖葉、地衣為食,北美地區的族群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0.4~0.6隻,最高密度約每平方公里1.5~1.9隻;群居性,一地區的個體通常可分為不同的遷移群,一群數量從幾十隻到幾十萬隻不等,各自按其遷移路線聚集行動,北美地區約有百餘個遷移群。馴鹿通常在春天遷移時聚集成大群,5~6月時雌鹿會離開生殖,之後的夏季,馴鹿會以小群生活,到秋季遷移時再聚成大群;生殖季雄鹿爭取與5~15隻雌鹿交配的機會,交配通常在10月進行,小鹿通常在隔年5~6月出生,雌鹿懷孕期227~229天,一胎通常1仔,出生時體重約5~9公斤,無斑點,早熟型,出生後1小時即可跟隨母鹿活動,通常會吸乳1個月,但也可能持續到冬季,約17~41個月性成熟,野外平均壽命4.5年,圈養狀況下壽命20年2個月。馴鹿自很久以前就被人獵捕以取用其肉、皮毛、角和其他部位,許多地區的族群曾一度滅絕,後來再被引進復育成功,現在除少數亞種數量較少外,整體而言數量還算穩定。 |
|
綱: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
|
目: 偶蹄目(Order Artiodactyla) |
|
科: 鹿科(Family Cerervidae)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