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棕環參 - 教育百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棕環參Holothuria fuscocinerea又叫棕環海參,屬於海參科Holothuriidae,動物呈臘腸形,體壁柔軟,體長一般為200mm,直徑約35mm。口偏於腹面。觸手楯狀,共有20隻。一般體色為褐色或黑褐色,但背上具有大塊深褐色斑塊,肛門周圍亦為較黑的黑褐色,肛門周圍有5組細疣。管足集中於腹部,顏色較背部顏色淡。背部散生許多疣足。管足及疣足基部均有一小圈黑色環,為本種海參重要特徵,此種環即便是在保存很久的酒精標本上,仍然很明顯。骨針主要為桌形體及扣狀體,桌形體不完整,變化大,底盤具一大穿孔,周圍具0~6個小穿孔,底盤徑30~40μ;塔部大多不完整。扣狀體具各種型式,多不完整,一般中間具狹長孔,且此狹長孔周圍並未癒合,形成裂縫。扣狀體長25~50μ。動物生活在珊瑚礁海域潮間帶及水深3公尺以內的亞潮帶,白天躲在岩石下,晚上才出來覓食,吞食珊瑚沙以其中的有機物及細菌為食。居維氏器發達,受刺激時易排出黏絲。廣東有漁民曾把該物種加工成乾海參出售,叫"石參",但體壁很薄,食用價值很小。 在世界上的分布地點為馬斯開里恩群島、東非及馬達加斯加、紅海、錫蘭地區、孟加拉灣、印度東部、澳洲北部、菲律賓群島、日本南部及中國南部、南太平洋群島。為印度-西太平洋常見種。臺灣地區則在墾丁萬里桐及澎湖石滬區夜間常見。
知識 1:
骨針狀(Spicules or Ossicles)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棕環參
中文門名: 棘皮動物門
中文屬名: 海參屬
紀錄類別: 無脊椎動物棘皮知識單元
中文科名: 海參科
棲所環境: 珊瑚礁區
拉丁種小名: fuscocinerea
拉丁屬名: Holothuria
中文綱名: 海參綱
拉丁界名: Animalia
分布海拔高度: -3
拉丁科名: Holothuriidae
拉丁門名: Echinodermata
學域-大分類: 動物-棘皮動物類
分布深度: 1~3m 沿岸淺水區
中文界名: 動物界
世界地理分布: 馬斯開里恩群島
台灣分布地點: 墾丁萬里桐
中文目名: 楯手目
拉丁目名: Aspidochirotid
拉丁綱名: Holothuroidea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棕環參
英文名: Holothuria fuscocinerea
描述:
俗稱棕環海參,英名Ashy pink sea cucumber。身體呈香腸形,但腹面稍呈「足底」狀,體壁柔軟,體長大都在15至20公分之間,直徑約4至5公分。體表呈棕色至黑褐色或暗綠褐色,腹面色澤較淺,呈灰白色,背上有六個深褐色的大型斑紋,且散生許多小的褐色斑及100個左右的中小型疣足。疣足尖端呈黑褐色,腹部的管足發達,呈棕色,疣足及管足的基部均有1小圈深色環。口偏於腹面,觸手呈盾狀,共有20隻,呈黃色。肛門端位,呈黑褐色,周圍有5組細疣。波里氏囊和石管均為1個。體壁內的骨片為桌形體和扣狀體,兩者形狀很多,變化很大。桌形體塔部多不完整,有時僅有一棘狀塔頂;立柱3至4個,其頂端直,不具齒。扣狀體形狀也很多,常不完整,一般具有1至3對穿孔,其中有一對孔很窄。
分布:
本種廣泛分佈於印度—太平洋海域,包括肯亞、莫三鼻克、肯亞、紅海、斯里蘭卡、菲律賓、印尼、西太平洋各島、日本、澳洲、墨西哥、厄瓜多爾,以及中國大陸的廣東、海南島、西沙群島、台灣等地。臺灣地區僅在恆春半島、澎湖、基隆等地有記錄,數量不多。
作者: 陳育賢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