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舜生 - 教育百科
左 | |
舜 | |
生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 黃春木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左舜生(1893~1969)名學訓,以字行;湖南長沙人。八歲入墊,光緒三十四年(1908)考入高等小學;宣統三年(1911)畢業。民國元年(1912)進長沙縣立師範肄業,旋轉入外國語專門學校,學習英、日文;二年,入震旦大學習法文,結識李璜、曾琦等人;六年,因經濟困阨輟學,赴南京任家教謀生。八年,加入少年中國學會,次年受聘為中華書局編譯所新書部主任,陸續出版多種叢書,並主編〔中華教育界〕、〔少年中國〕及〔少年世界〕等月刊;十三年,出任〔醒獅週報〕總經理,次年正式加入中國青年黨。 舜生自民國九年(1920)起,即致力於中國近代史之研究,迄十五年止,已出版〔近代中日外交關係小史〕、〔近代中英外交關係小史〕、〔辛亥革命小史〕等書,並輯刊〔中國近百年史資料〕初編及續編,開中國近代史研究之先河。十五年秋,得中華書局資助赴法留學,次年秋返國,後出版〔法蘭西新史〕一書。 舜生另一志趣在社會改革,他受工學主義吸引,加入少年中國學會後,即非常憧憬「新村」事業,主張組織一種「學術、事業、生活的共同集合體」,欲以烏托邦理想改造中國社會。但自民國十年起,少年中國學會發生政治活動與社會活動路線之爭,隨後演為共產主義與國家主義之爭,舜生始終秉持反共立場,與陳布雷、薩孟武、陶希聖立場一致;及加入青年黨,創辦〔剷共半月刊〕等,俱為此一態度之展現。 民國二十年(1931)「九一八」事變之後,與陳啟天創辦〔民聲週報〕,支持「先安內後攘外」主張,並發起抗日急進會;次年「一二八」湘滬戰起,辭去中華書局職務,先後任教上海復旦大學及大夏大學;二十四年,應聘出任中央政治學校中國近代史教席;同年膺選為青年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長。對日抗戰爆發後,先後出任國民參議會參議員、國民參政會參政員,並創辦青年黨黨報〔新中國日報〕。三十年,與張君勱、梁漱溟等發起中國民主政團同盟,後因中共滲透,乃與青年黨同志全體退出;三十五年以後,續以〔青年生活〕月刊,對共黨展開思想鬥爭;行憲後於三十六年一度出任農林部長;三十八年九月赴港,持續反共立場,創辦〔自由陣線〕、〔聯合評論〕等反共刊物,歷任新亞雷院、清華書院教職,講授中國近代史;五十八年來臺,調解青年黨內訌,同年病逝於臺北。 舜生於教育之主張,一本青年黨國家主義思想,強調教育是一種國家主權、國家事業、國家工具、國家制度;教育的目的在培養自尊精神以確立國格,發展國華以闡揚國光,陶鑄國魂以確定國基,擁護國權以維繫國脈。其一生在學術上的成就,殆以中國近現代史為主;著作包括〔萬竹樓隨筆〕、〔中國近代史四講〕、〔中國近代史話〕初集與二集、〔文藝史話及批評〕初集與二集、〔黃興評傳〕、〔左舜生選集〕等;未刊者尚有〔宋教仁評傳〕、〔梁啟超的生平及其思想與著作〕等。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左舜生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