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人類社會行為的發展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al Behavior
作者: 賈馥茗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類的社會行為是個人在文化環境中與別人和一切事物的互動。人自出生以後,沿著生物基礎和心理發展的歷程趨向成熟,其中包括知覺、記憶、觀念等作用,經過學習而發展。在社會性學習方面,由模仿而建立模式,從動作而認識,語言是必須的工具。從了解語言的意義,模仿別人的話,到發展出說話的技巧。所以嬰兒方出世時原無所謂社會行為,須經過與養護者的接觸才有人我互動的形跡。而在開始接觸時,除非養護者有語言障礙,或嬰兒有聽覺障礙,否則必然接受到聲音,進而了解其意義。
  嬰兒自開始便接受父母或養護者的語言影響,無論嬰兒是否懂得,成人習慣性的和嬰兒說話,如問嬰兒「怎麼了?」「要什麼?」「那兒不舒服?」或是「好了!」「睡吧!」之類。經過實驗觀察,從嬰兒的反應-是否停止哭聲或表現滿足-可以判斷嬰兒對這些聲音的感受。較大的嬰兒,除了感受聲音之外,且能辨別「語氣」中所含的情感:慈愛、關切和柔和的聲音,縱然不能滿足嬰兒即刻的需要,卻能使嬰兒的哭聲降低或停止啼哭;而急燥不耐的聲音即使伴隨著滿足嬰兒需要的活動,仍會引起嬰兒的反抗或拒絕,是嬰兒已在學習情感反應。此為語言和情感的社會性發展的開始,也是社會行為發展的基礎。待幼兒開始說話時,從其所用的語言和語氣,可以充分看出過去的經驗,因為學習始於模仿,成人便是兒童的模範。
  進入動作發展時期後,如果有兄姊,則和年長兒童的互動影響未來的社會行為。明顯的有兩個方向;一是長幼之間,由友愛而發展友善,是日後友誼的基礎;或是因「大欺小」而生出對較大者的防衛、敵視,以至仇恨,成為日後對人不信任、不親切的態度根源。
  在兒童與友伴遊戲活動中,雖已超過自我中心期,有合作、也有爭執以至攻擊行為。事實上後者只是偶發的,過眼即忘,所以經過劇烈爭執或相打之後,不久仍然玩在一起。這種情形,似乎是社會行為發展中,生物性的表現。在入學之前,兒童社會行為隨年齡而增加,也因環境狀況和成人的示範與教導而改變,所以成人的影響,仍然居於重要地位。
  進入學校期後,社會性活動範圍擴大,影響的來源增廣,文化模式也加多,除了傳統因素外,習俗和風尚更有影響力。待到成年,個人的社會行為已在若干方面有了定型;但在大社會中,只是成員之一,將混入於社會的洪流中,雖足以影響整體,卻不能凸出於整體之外。此時便只有就整體觀察了。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人類社會行為的發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