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和動機 - 教育百科
親 | |
和 | |
動 | |
機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Affiliative Motivation |
作者: | 鄭芬蘭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親和動機是指在社會情境下期望與別人親近相處的內在動力。其性質為心理動機中的社會動機。例如,需要別人的關心,需要友誼、愛情,需要別人的認可、支持乃至同情均是。 關於個人親和動機的形成以及其心理歷程,學者們有幾種看法:(1)為分散注意:有恐懼感的人之所以親近人,目的在分散恐懼力。與人親近時,似乎有種「有人與我同行」的感覺,於是不必擔心;(2)由社會比較論看,當個人處在陌生或不尋常的情境下時,不知如何反應,便會轉向別人尋求進一步的訊息,以作為自己適當反應的參考。在這種情況下,親和的對象通常是情況與自己相同者;(3)從發展的觀點看,人類的發展期較其他動物長,在這段期間內,經由需求與滿足的過程,與重要的別人建立了親密關係,因此親和動機如影隨形的伴隨著;(4)由社會化過程看,個人學會遇到困難時,可以對外尋求幫助;遇到危險時,尋求保護與支持;遇到不懂時,可以找人教導解惑。故親和動機不僅是心理的需求,與喜歡跟那一類型的人親近,亦頗有關係。 史坦利(S. Stanley)是最早有系統研究親和動機的學者。一九五○年代,他在嚴謹的實驗控制下,作了一系列的研究,並提出一些重要的結論。例如:高恐懼的受試比低恐懼的受試更願與人親近作伴;即恐懼感愈高,親和動機愈強。但如果在困窘的情境,則寧願選擇獨處。因此,恐懼與壓力情境的性質,對親和動機的影響不同,不可混淆。 魏斯(Robert Weiss)一九七四年分析親和需求動機的內涵如下:(1)依附:由最親密的人際關係中得到安全感與舒適感,如嬰兒對照顧者的依附行為;長大後,由親朋好友、配偶等人,得到親密的人際關係的經驗與滿足;(2)社會整合:由各種社交場合中,共享經驗與理念及團體歸屬感;(3)價值的保證:當獲得別人的認可與肯定時,產生自尊與自我價值感;(4)可靠的同盟:相互的信賴與支援;(5)獲得指導:由相關人員那裡可以獲得指導、諮詢、解惑;(6)教養的機會:當個人需要負起責任去教養、照顧、指導別人時,產生一種被需要、被重視的感覺。 故親和動機是一種很重要的社會性需求。親和動機所衍生的各種人際關係相當多,所得到的回饋也很多。單一的人際關係無法滿足所有的親和動機。因此,建立各種人際關係以維持心理的平衡很重要,如果無法滿足,可能會覺得寂寞與孤單,因而有不愉快的負面情緒產生。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親和動機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