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緘口如瓶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jiān kǒu rú píng |
解釋:
嘴像瓶口一樣封得嚴緊。比喻說話戒慎,嚴守祕密。《群音類選.卷二.香遍滿.鸞凰同聘曲》:「想你掩耳偷鈴,為你緘口如瓶。」也作「守口如瓶」。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緘口如瓶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 |
釋義: 猶「守口如瓶」。見「守口如瓶」條。01.元.無名氏〈香遍滿.鸞凰同聘套.金錢花〉曲:「想你掩耳偷鈴,為你緘口如瓶,待君歸兮細評論。」 |
|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守口如瓶」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守口如瓶就是把嘴像瓶口一樣封得嚴緊。比喻嚴守祕密。這句成語較早出現在《法苑珠林.卷四七.懲過篇.引證部》:「防意如城,守口如瓶」兩句。「防意如城」的意思就是指防止私欲的心有如防止敵人攻城。〈懲過篇〉的大意講到如要修練身心,都得接受挫折和磨練,才能潔心淨意。就好像滿是金子的山洞過於顯眼,狐兔不敢停留;也好像澄澈的水塘,蛙龜不敢藏身。心意一潔淨,邪念惡意就如同狐兔和蛙龜一般,不能窩藏。人如能潔心淨意,則輪迴之報可止,心中時常充滿和樂。並且能防意如城,不讓邪念產生;守口如瓶,謹言慎行。後來「守口如瓶」則被用來比喻嚴守祕密,如《隋唐演義》第三五回:「今願陛下守口如瓶,不可提起,萬一洩漏風聲,娘娘與夫人們只道妾等巧詐,以博聖恩眷寵。」
|
|
典源: 此處所列為「守口如瓶」之典源,提供參考。 《法苑珠林.卷四七.懲過篇.引證部》如《維摩經》云:「故以若干苦切之言,乃可入律。」書云:「聞諫如流,斯言可錄。佷戾不信,惡馬難調。撫膺多愧,常以自箴。」庶有聞論致序心曲。今欲緘其言而整其身者,未若先挫其心而次折其意。故經云:「制之一處,無事不辦。」譬如金山窟,狐兔所不敢停;渟淵澄海(1),蛙龜所不肯宿。故知潔其心而淨其意者,則三塗(2)報息四德(3)常滿。防意如城(4),守口如瓶。可謂金河遺寄,屬在伊人;玉門化廣,信於斯矣。
〔注解〕 (1) 渟淵澄海:靜止清澈的淵水。渟,音ㄊ|ㄥˊ,水流停止不動。 (2) 三塗:印度宇宙觀中將眾生存在的世界分成五或六道,即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而將畜生、餓鬼、地獄三種處境悲慘的狀況,稱為「三塗」。 (3) 四德:佛教用語。指大乘大般涅槃所具有的四種德,即常、樂、我、淨。 (4) 防城如意:防止私欲的心有如防止敵人攻城。見「防意如城」。 |
|
書證:
01.元.無名氏〈香遍滿.鸞凰同聘套.金錢花〉曲:「想你掩耳偷鈴,為你緘口如瓶,待君歸兮細評論。」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成語典_緘口如瓶 |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