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是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shì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是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shì |
解釋:
[名] 1.對、正確。如:「自以為是」、「積非成是」。 2.事情。如:「國是」。 3.姓。如唐代有是光。 [動] 1.贊成、稱讚。如:「是古非今」、「深是其言」。 2.表示肯定判斷的話。如:「我是學生」、「他是外國人」、「老人與海的作者是海明威。」 3.表示存在的事實。如:「全身是傷」、「滿身是汗」。 4.對命令的應答之詞。如:「是,我這就去。」、「是,我馬上就來。」 [形] 這。指示形容詞。如:「是人」、「是日」。《論語.學而》:「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 [代] 此。指示代名詞。《孟子.梁惠王上》:「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 [連] 於是,表示前後相關。《書經.禹貢》:「桑土既蠶,是降丘宅土。」《管子.心術下》:「心安是國安也;心治是國治也。」 [助] 用於句中,使賓語提前。如:「惟命是從」、「惟利是圖」、「惟你是問」。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是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是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音讀: |
sī
|
解釋: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是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1. 直。《說文解字.是部》:「是,直也。」唐.裴迪〈宮槐陌〉詩:「門前宮槐陌,是向欹湖道。」 2. 對、正確、與「非」相對。如:「自以為是」、「積非成是」。《淮南子.脩務》:「窮道本末,究事之情,立是廢非,明示後人。」晉.陶淵明〈歸去來辭〉:「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3. 肯定、稱讚。如:「深是其言」。《荀子.非十二子》:「不法先王,不是禮義。」《漢書.卷九.元帝紀》:「且俗儒不達時宜,好是古非今。」 4. 事情。《大宋宣和遺事.元集》:「先帝繼之,兩遭簾帷變更,國是未定。」 5. 匡正、訂定。《後漢書.卷五.孝安帝紀》:「校定東觀五經、諸子、傳記、百家蓺術,整齊脫誤,是正文字。」 6. 表肯定判斷之詞: ⑴ 表解釋或分類。如:「他是學生」、「老人與海的作者是海明威。」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水滸傳》第六回:「智深笑道:『原來是史大郎。』」 ⑵ 表存在。如:「全身是傷」、「滿身是汗」唐.崔顥〈黃鶴樓〉詩:「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水滸傳》第六六回:「李成渾身是血,且走且戰,護著梁中書,衝路而去。」 7. 這、此。指示代詞。如:「是人」、「是日」、「如是」。《論語.學而》:「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孟子.梁惠王上》:「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 8. 連詞。相當於「於是」,表示前後相關。《書經.禹貢》:「桑土既蠶,是降丘宅土。」《管子.心術下》:「心安是國安也;心治是國治也。」 9. 助詞。用於句中,使賓語提前。如:「惟命是從」、「惟利是圖」、「惟你是問」。《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君命無二,古之制也;除君之惡,唯力是視。」 10. 對命令應答之詞。如:「是,我這就去。」、「是,我馬上就來。」 11. 姓。如唐代有是光。 |
|
注音: | ㄕˋ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是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