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質的探究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Qualitative Inquiry
作者: 周淑卿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質的探究是一種以實際情境為場地,透過參與觀察、訪談等方法,對情境中的生活意義作深度分析與詮釋的探究方式與過程。
  質的探究以發現實際情境中的真實生活面貌為目的,其基本假設與採用的方法、工具,以及解釋的方式,均與傳統量化的探究不同;主要的特點如下:
  1. 不預設明確的假設與研究架構:質的探究視研究的對象為一豐富多變的生命體,認為情境中的人與事物可能展現許多難以事先預測的現象。所以應該以較為非結構式的、彈性的架構與方法進行探究,不宜預先限制了研究範圍。
  2. 以人作為研究工具:在質的探究中,研究者必須以自己為研究工具。非但要親臨現場,要親自感知情境中的意義,要與情境中的人建立關係,更要判斷所得資料的價值。雖然研究者也會利用觀察表、問卷等輔助工具,但是仍然要倚重自身的敏銳與反省力。
  3. 重視小樣本的深度分析基於大樣本的推論:質的探究希望發掘某個事物、情境、個體的豐富意義,了解個殊現象的深層蘊義。雖然一個小樣本、個殊情境新呈現的狀況未必能代表普遍現象,但是質的探究卻更重視彰顯一個小生活世界的特質。
  4. 資料來自研究者與情境中人事物的直接接觸:質的探究經常採用參與觀察、訪問重要行動者、文件分析等方法,直接與研究對象接觸,感知人的想法與情緒,體察環境中動態關係,以獲取所需資料。
  5. 對意義的詮釋重於因果關係的歸納:質的探究著重對研究對象的充分描述,並不刻意迴避主觀性、價值涉入及研究者的情感表達等問題。並且認為意義的詮釋遠較客觀、價值中立地尋繹因果關係更為重要。
  由於質的探究著重於小樣本對象的詮釋,而研究者涉入對象情境甚多,因而被質疑是否具有科學性。質疑點為:(1)信度與效度不高。因為受到研究者主觀因素的影響,不同研究者對同一情境的探究結果會有較大差異;而觀察所得也未必反映真象,因為有觀察者效應;(2)受到研究者主觀性影響太大。整個探究過程中,由觀察、訪談、紀錄到寫成報告,研究者的主觀認知與感受都影響到對事實的解釋,所以研究結果很難避免偏見與價值觀左右;(3)無法廣泛推論。由於樣本小,研究所得即使能呈現一個小群體的真象,卻未必能推論到大群體,也無法據以建立原理原則;(4)整個探究程序的結構性不足,難以進行系統性的反覆驗證。
  事實上,上述的質疑都是站在量化研究的立場所提出的。然而質的探究對於「科學性」的觀點原本即與量的探究不同,所以上述質疑也有學者提出反駁。支持質的探究者認為,科學性未必是要反覆驗證、堅守價值中立及主客體分離的原則;科學性的研究目的也不僅在建立普遍化的因果法則。質的探究為求解釋的結果更符合真象,研究者常須盡力蒐集第一手資料,反覆檢視修正,並力求克服偏見,以提高信度與效度。若是談到主觀性的問題,則任何一種研究方法皆須經過人進行資料分析與解釋,多少也有主觀成分,並非質的探究獨有。至於研究結果能否普遍推論,質的探究較不關心普遍化的可能性,而關心所描述的內涵所能推論到的情境與其中的問題。
  質的探究之基本方法論即有別於量化的觀點,在實施過程中,研究者力求嚴謹、講究證據以符合科學研究的精神,但卻不宜以量化的立場要求其「科學性」。愈來愈多的研究者發現二者應互補短長。(參見「量的探究」)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質的探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