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是 - 教育百科
ˋ
播放
ˋ
部 + 5 畫 = 9 shì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用作動詞,表示肯定的意思。如:「他是男人」、「地上都是水」。
  2. 表加強語氣。如:「是誰偷的?」
  3. 對、正確。與「非」相對。如:「是非黑白」、「積非成是」、「實事求是」。
  4. 答應之詞。如:「是,我這就去。」、「是,我馬上就來。」
  5. 贊同。如:「是古非今」、「深是其言」。
  6. 事情。如:「國是」。
  7. 指示代名詞。等於「這」、「此」。如:「是日」、「是可忍,孰不可忍?」
  8. 用在句中,使賓語提前。如:「惟命是從」、「惟利是圖」。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是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ì
解釋:
  1. 表示解釋。
    【例】他是老師。
  2. 表示存在。
    【例】他跑得滿身是汗。
  3. 在並列二句中,置於前句,表示雖然。
    【例】東西好是好,就是貴了些。
  4. 表示正是、恰當。
    【例】這陣雨下得是時候。
  5. 表示凡是。
    【例】是朋友都會如此。
  6. 表示列舉事物的區隔。
    【例】鴨是鴨,鵝是鵝,別弄混了。
  7. 表強調。
    【例】是誰說可以走的?
  8. 用於問句。
    【例】你是走路,是搭車?
  9. 對的、正確的。與「非」相對。
    【例】自以為是、積非成是、莫衷一是
  10. 指示代詞。指這。
    【例】出差回來是日,他就寫好報告並上呈長官。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ì
解釋:
[名]
1.對、正確。如:「自以為是」、「積非成是」。
2.事情。如:「國是」。
3.姓。如唐代有是光。
[動]
1.贊成、稱讚。如:「是古非今」、「深是其言」。
2.表示肯定判斷的話。如:「我是學生」、「他是外國人」、「老人與海的作者是海明威。」
3.表示存在的事實。如:「全身是傷」、「滿身是汗」。
4.對命令的應答之詞。如:「是,我這就去。」、「是,我馬上就來。」
[形]
這。指示形容詞。如:「是人」、「是日」。《論語.學而》:「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
[代]
此。指示代名詞。《孟子.梁惠王上》:「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
[連]
於是,表示前後相關。《書經.禹貢》:「桑土既蠶,是降丘宅土。」《管子.心術下》:「心安是國安也;心治是國治也。」
[助]
用於句中,使賓語提前。如:「惟命是從」、「惟利是圖」、「惟你是問」。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表示肯定判斷語,用來說明主詞,一般後面跟著名詞。
    例如:我是學生。Guá sī ha̍k-sing.
  2. [動] 表示答應,常單用。
    例如:是,我連鞭去做。Sī, guá liâm-mi khì tsò. (是,我馬上去做。)
  3. [動] ~是~,(毋過)……。「是」的前後用同一形容詞或動詞,含有「雖然」的意思,但下半句常用「不過」表示轉折或妥協。
    例如:這條路近是近,毋過傷歹行。Tsit tiâu lōo kīn sī kīn, m̄-koh siunn pháinn kiânn. (這條路近是近,但是太難走。)
  4. [動] 凡是……。用在名詞前。
    例如:是囡仔攏算半票。Sī gín-á lóng sǹg puànn-phiò. (凡是小孩都算半票。);是你的做你提去。Sī lí ê tsò lí the̍h--khì. (是你的盡管拿去。)
  5. 加在詞尾,表示動作的進行狀態或表現一種情狀。
    例如:勻勻仔是 ûn-ûn-á-sī(慢慢來)、寬寬仔是 khuann-khuann-á-sī(慢慢來)。
  6. [動] 表示存在。
    例如:門口攏是鞋。Mn̂g-kháu lóng sī ê. (門口都是鞋子。)
  7. 用於附加問句。
    例如:你姓陳,是無?Lí sènn Tân, sī--bô?
  8. [動] 用於正反問句。
    例如:這是毋是你的?Tse sī-m̄-sī lí--ê? (這是不是你的?)
  9. [動] 遲疑時用來填補空檔。
    例如:是講,伊哪會無去。Sī kóng, i ná ē bô khì. (是說,他怎麼會沒去。);是袂䆀啦,毋過交通有較無利便。Sī bē bái lah, m̄-kó kau-thong ū khah bô lī-piān. (是不錯啦,不過交通有些不方便。)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