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槍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槍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qiāng |
解釋:
1. 可發射子彈以射擊目標的武器。
2. 一端嵌有尖銳的金屬頭,可用來刺擊的長棍形兵器。
3. 形狀像槍的器物。
4. 量詞。計算槍枝發射的單位。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槍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詞典重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一]qiāng |
解釋: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二]chēng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槍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阿美族的主要武器有槍、弓箭、佩刀,而與權杖(為頭目所有)相同均屬於社會政治器物。在鐡器還沒有入傳台灣或部落之前,槍頭與箭頭都是用木材或箭竹製成的。 槍最主要的用途在於狩獵,在原始生產方式裡,狩獵與捕漁是同等重要的謀生方式。武器屬於阿美族男子,絕對禁止女子碰觸器具,以免觸犯禁忌,也不可在其上跨過(依田野資料阿多蘭部落的長者說:絕對不放在地上,通常都置於高處)。凡是被女子觸及的武器,都要用酒噴洒,以除不潔。 |
|
知識 1: 男子 |
|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槍 | |
分類: | 社會政治器物:武器:槍 |
文化區: | 南島語族區 |
族群: | 阿美(Amis) |
學域-大分類: | 人類-民族 |
紀錄類別: | 民族知識單元 |
功能用途: | 獵具或武器 |
授權資訊: |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
教育部客家語辭典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
tshiunn
|
解釋: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閩南語辭典_槍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