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孔德哲學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hilosophy of Auguste Comte
作者: 樓繼中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孔德(1798~1857)是法國實徵主義(Positivism)的哲學家和社會學家;承繼聖西蒙(Saint-Simon, 1760~1825)對科學分類的興趣與自然主義(Naturalism)哲學的歷史社會觀,主要的著作是〔實徵哲學進程〕(The Course of Positive Philosophy)一書,共六卷,於一八三○至一八四二年間在巴黎出版,使他在學界中取得領導地位,稱為實徵主義哲學之父。書中主要討論他對實證方法和自然科學的觀點與看法,以及對科學所作的廣泛概括與分類。孔德並運用實證方法來做社會研究,稱之為「社會學」(sociology)。
  孔德相信歷史只是許多事實的集合,其本身並未對人類理解自身的處境有任何幫助,如同氣象學中的各種資料一般,必須從其中找出規律才能發生意義。他認為人類的心靈、思想的發展與歷史有三個階段;和社會現象一樣,這三階段全受到固定規律和法則所支配而相繼發生。三階段是:
1.「神學期」(Theological stage):在此時期,人類為了向自己解釋世界或自然現象,而以神學的超自然方式虛構了神的存在;其中又經歷三個時期的演變,首先是原始社會把一切事物都視為具有生命智慧的「拜物教」(Fetishism)階段;然後是「多神教」(Polytheism)時期,想像各種不可見的存在物(神靈)統領管轄各類事物;最終眾多存在的神祇逐漸被融合而為單一的神所取代,遂產生「一神論」(monotheism),具有高度秩序性的統一社會組織也由此發展。2.「形上學期」(Metaphysical stage):此期人們不再認為被神直接或間接統治,原本為眾人所崇拜、敬畏的神祇經理智而虛位化,取而代之的是宇宙的第一原理、法則或永恆的本質。孔德認為形上學思想的最大錯誤,是把這種抽象的觀念視為實際存在的事物。形上學時期直到中世紀末葉方才結束其在人類社會的統治地位。3.「實徵期」(Positive stage):文藝復興、基督教改革與放蒙運動使得人的心靈進入新階段;此時期自然科學運用實證方法得到相當成就,形上學的解釋逐漸被實徵論的解釋所取代,後者認為客觀的可實際證實的事物才是研究對象,也是孔德實證主義的中心思想。孔德認為人類的心靈發展也符應這項規律,兒童時是神學家;青年時是形上學家;成人時成為自然哲學家。照孔德的觀點,人的社會進化是人的智力進化的函數,因此各個專門學科也會經歷上述三個連續性的階段,且用不同的速度向前發展,每一門學科總是運用另一門學科的成果為基礎,例如天文學發展需要數學的基礎即是。他並依此發展的程序和規律為科學分類:首先是數學科學(the science of mathematics),包括算術、代數與幾何學,是最基本、最普遍的一門學科,不依賴任何科學,而是其他一切自然科學的基礎;數學之後是天文學,其次是物理學,再次是化學,然後是生物學,最後則是社會學。順序是依照各科學內容的複雜程度與範圍大小而定,孔德認為社會學站在位階的最頂端,使得在哲學體系下分歧的各門科學得以統一,從而避免科學益趨專門化帶來的危險。  孔德運用實徵主義方法開創了社會科學的研究,對後世思想家影響甚大;其中包括了英國功利主義(utilitarism)哲學家彌爾(J.S. Mill, 1806~1873)、斯賓塞(Herbert Spencer, 1820~1903),法國社會實徵主義(sociolgical positivism)的代表人物涂爾幹(Emile Durkheim, 1858~1917)等人。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孔德哲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