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敵意性攻擊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Hostile Aggression
作者: 徐享良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敵意性攻擊是攻擊行為的一種。攻擊是指故意侵犯或加害別人的行為;攻擊的方式有多種,包括利用語言或文字羞辱人,或利用肢體及其他器物加害人身。心理學家從生理學的觀點和臨床的觀察,並從實驗室與實際情境中研究,提出數種解釋攻擊行為的理論:
  1. 攻擊行為是與生俱來的本能:本能論者認為人類是天生具有攻擊性的動物,攻擊行為是天生的衝動與本能所引起。精神分析學家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認為人生即有兩種對立的本能:一是生的本能(Eros),是使生命得以成長、發展與延續的力量;一是死的本能(Thanatos),是導致自我破壞、挫折與死亡的力量,並會轉向攻擊別人的方式對抗或因應外在世界。死的本能會在個體內不斷地產生與貯存,必須導之以社會所能接受的方式適量的釋放出來,否則累積過多,會以某些極端的社會所不容許的方式爆發出來,暴力行為即屬之。動物行為學家羅倫茲(K. Lorenz)也認為攻擊行為是天生的,是有機體生存所必需。對大多數動物來說,同類個體與個體間的攻擊,較少釀成真正的傷害或死亡,因為在攻擊中弱勢的一方總會顯現求饒與投降的訊號,而終止攻擊;而人類攻擊的本能,在激烈衝突或打鬥攻擊中,較少自發性的的求饒與投降,多賴第三者仲裁以終止爭端,故人類每每成為自己族類的殺手。
  2. 攻擊行為是生理機制所引起:扁桃腺(邊緣系統的一部分)與攻擊行為有關;腦下垂體的腫瘤引發荷爾蒙失調,易於產生攻擊行為;腦部邊緣系統及顳葉的病變也引發不易控制的殘暴、性侵犯症狀。在人類與動物之中,雄性較雌性易於顯示攻擊行為;雌性動物注射雄性荷爾蒙會表現較多攻擊行為。研究顯示,母親在懷孕期間服用妊振素以預防流產,所生下的子女較正常情況下所生的子女,有較多的攻擊行為。
  3. 挫折與攻擊假說(frustration-aggression hypothesis):美國耶魯大學一群心理學家(J. Dollard, L.W. Doob, N. Miller, O.H. Mower, & R.R. Sears)在一九三九年提出挫折與攻擊假說;他們認為攻擊是個體在遭遇挫折時所引發的一種行為驅力,所累積的挫折愈多,所引發的攻擊反應就愈強烈。他們同意佛洛依德的觀點,當挫折繼續存在時,如未適時的以攻擊行為來宣洩,則攻擊驅力會繼續升高;但是他們認為外在挫折情境是攻擊行為之來源,而非個體之本能。
  4. 攻擊是被誘發的預備反應:柏考維茲(Berkowitz)對挫折與攻擊假說提出修正,認為挫折是否會引發攻擊行為決定於情緒狀態與情境線索的交互作用;他認為挫折只是產生攻擊行為的預備反應,攻擊行為不是預期發生的,是受到情境刺激的挑撥誘發而顯現的。
  5. 攻擊行為是經由社會學習得來的:班杜拉(A. Bandura)認為個體透過獎賞、懲罰、楷模及社會規範等經驗因素而學習到攻擊行為。根據社會學習理論的說法,任何令人嫌惡的刺激經驗都會引發情緒上興奮狀態,此種興奮狀態若以攻擊行為反應並獲得獎勵,他日在類似情境中也會以攻擊行為來反應;攻擊行為也由觀察別人的攻擊行為而模仿學習得來。
  攻擊行為可分為敵意性攻擊與工具性攻擊(instrumental aggression)兩種:敵意性攻擊行為之目的在於對對方的身體、財產、人格尊嚴加害、毀損、羞辱、貶抑,以宣洩心中的挫折與憤怒;與此相對的為工具性攻擊(參見該辭目)。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敵意性攻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