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有機哲學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hilosophy of Organism
作者: 方永泉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有機哲學是基於有機體(organism)的類比,來說明整個宇宙的理論;亦可指基於整體性(totality)原理來說明部分與部分或部分與整體間關係的理論。與物質論(materialism)或觀念論(Idealism)以物質(matter)或心靈(mind)作為形上學(metaphysics)之重心相比,有機哲學可說是以「有機體」作為其學說的重心。有機哲學有時亦稱為「有機論」(organicism)。
  在古希臘哲學中已經展現了某些有機哲學的傾向,例如柏拉圖(Plato, 427~347 B.C.)在其〔第米修斯篇〕(Timaeus)中提出世界是一個活生生的有機體(a living organism)的觀念。而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則至少運用了某些有機體原理,建構出一個目的論的(teleological)體系;在此體系中,作為發展過程終點的終極因(final cause)就像個別的有機體從種子發展至成熟的終點一樣,整個過程形成了一個自然的統一體。十六世紀時,也有學者主張有機哲學,如佩洛塞蘇斯(Paracelsus, 1490~1541)從有機體原理來說明人與世界,而認為人與世界都具有動態的、無止盡的創造性。世界即是一個巨大的有機體,而人則是大宇宙(macrocosm)中的小宇宙(microcosm)。黑爾蒙父子(The Van Helmonts)將佩洛塞蘇斯的論點發展為單子論(monadology),老黑爾蒙認為自然是一動態的體系或是有機體,小黑爾蒙則將此觀點發展為單子論、並主張「神」是整個單子體系的指導性單子(directing monad)。黑爾蒙父子的看法後來也影響了十七世紀的萊布尼茲(G.W. Leibniz, 1646~1716);雖然萊布尼茲並不主張世界為一有機體,但有機體的特色仍在其學說中處處可見。十九世紀時,費希納(G.Th. Fechner, 1801~1887)也提出了他的有機哲學,認為雖然所有事物自外部看都是數量性的,但從內部看時,卻都是生命與靈魂,而且較外在數量更為根本。「神」即是宇宙的靈魂,而實在(reality)正是由無機的(inorganic)事物至神之間的連續體。另外,俄國哲學家索洛維耶夫(V. Soloviev, 1833~1900)也給予「實在」有機的解釋,一方面認為人是一個單獨的有機體,另方面後來也主張包括一切的「絕對者」(the absolute)也是一個活生生的有機體。二十世紀時,蘇俄另位哲學家羅斯基(N.O. Lossky, 1870~1965)跟隨著部分萊布尼茲的論點,也主張世界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懷德海(A.N. Whitehead, 1861~1947)放棄了所有機械論(mechanicism)的模式,認為自己哲學中強調的是情感、動態運動(dynamic movement)、創造性進展(creative advance),因而將其哲學研究方式稱之為「有機哲學」。依懷德海的用法,所謂「有機體」的觀念,即各個單一體(unities)連同著時空的延展(spatiotemporal extensions)在一起共同作用,因此其「有機哲學」的觀念即是「自然中較大的單位(units),係較小單位及其本身內在結構所成的系統」,無法藉著一瞬間內的物質分配(material distribution)來加以表達。簡言之,懷德海對有機哲學的觀念可以說是一種物理科學與生物科學間的聯結,前者成為對於較小有機體的研究,而後者則係對較大有機體的研究。懷德海有機哲學的論點後來也為其他一些哲學家如艾梅特(D. Emmet, 1904~ )等人所使用。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有機哲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