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泥活字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ní huó zì
解釋:
用黏土刻成的印刷活字。其製作方式是先以膠泥做成活字,然後用火燒硬即成。為北宋時畢昇所發明的。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泥活字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沈津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泥活字為膠泥製成的用於排版印刷的反文單字。據宋沈括〔夢溪筆談〕卷18「技藝」載,泥活字為北宋仁宗慶曆年間(1041-1048)平民畢昇所發明。其方法是,先用膠泥刻成單個的字,用火燒硬,再用一塊敷有松脂、蠟和紙灰的鐵板上加鐵框,而後根據文稿內容,將所需字依次排列在鐵框裡。印書前,將鐵板在火上加熱待蠟等稍融化,另取一塊平板壓在活字上,使字面平整。再使鐵板冷卻,字便固定在板上,即可施墨印書。刷印後,只要將板再行加熱,就可將活字取下,以備再用。畢昇的方法較之現代活字印刷術雖然很原始,但它具備了製造活字、排版和印刷這3個活字印刷術的主要步驟,是一種完全的發明,比德國人谷登堡發明拉丁文活字印刷術要早400年。這種泥活字印書方法,在宋、元兩代已被掌握應用。〔周益國文忠公集〕卷198載,南宋紹熙4年(1193)周必大官長沙時,曾用沈括法,用膠泥銅版,移換摹印自著〔玉堂雜記〕,贈送友人。又元代姚遂〔牧菴集〕卷15載,楊古在1241-1251年間,用沈氏活版法,印成朱熹〔小學〕、〔近思錄〕及呂祖謙〔東萊經史論說〕等書。清代康熙58年(1719),山東泰安人徐志定用泥活字加釉燒成瓷版,印了〔周易說略〕、〔蒿菴閑話〕二者。道光10年(1830),蘇州李瑤居杭州時,雇工10餘人,仿宋代膠泥版印法,印成〔校補金石例〕4種、〔南疆繹史勘本〕。道光24年(1844),安徽涇縣塾師翟金生自造泥字100,000餘,分大、中、小、次小、最小5號字,均為宋體,印成自著詩集,名〔泥版試印初編〕。後又印成〔仙屏書屋詩初集〕、〔修業堂集〕、〔水東翟氏宗譜〕等。翟家所用泥活字,今尚存極小部分,為北京歷史博物館所藏。近年來,在天津發現的〔精訂綱鑒二十一史通俗演義〕(清雍正乾隆間正氣堂活字泥版印本),有兩篇關於活字泥版印書工藝文獻,對於泥活字字母,製泥版印書方法及所用各種工具均有詳細記載。其所用泥活字乃用具相當粘度之秫米粉,及屬於纖維物質的棉織品,再與經水中澄洗去沙之細泥粉和在一起所製成,這種泥活字,具有韌性,不易斷裂,而且堅於梨棗,比畢昇、翟金生等人單純用泥刻字更有科學性。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泥活字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