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落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ㄘㄠˇ
  • 部首外筆畫 9
  • 總筆畫 13
  • 漢語拼音 [一]là[二]lào[三]luò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ㄊㄨㄛㄌㄡˋㄖㄨˊ:「ㄊㄨㄛㄌㄨㄛˋ」、「ㄧˊㄌㄨㄛˋ」。
  2. ㄉㄧㄠˋㄒㄧㄚˋㄐㄧㄤˋㄒㄧㄚˋㄖㄨˊ:「ㄌㄨㄛˋㄏㄨㄚ」、「ㄌㄨㄛˋㄧㄝˋ」、「ㄌㄨㄛˋㄒㄧㄚˋ」、「ㄌㄨㄛˋㄇㄨˋ」、「ㄐㄧㄤˋㄌㄨㄛˋㄙㄢˇ」。
  3. ㄊㄧㄥˊㄌㄧㄡˊ˙ㄉㄜㄉㄧˋㄈㄤㄖㄨˊ:「ㄒㄧㄚˋㄌㄨㄛˋ」、「ㄉㄨㄢˋㄌㄨㄛˋ」。
  4. ㄖㄣˊㄌㄟˋㄐㄩˋㄐㄩ˙ㄉㄜㄉㄧˋㄈㄤㄖㄨˊ:「ㄅㄨˋㄌㄨㄛˋ」、「ㄘㄨㄣㄌㄨㄛˋ」。
  5. ㄊㄧˊㄕㄨㄖㄨˊ:「ㄌㄨㄛˋㄎㄨㄢˇ」。
  6. ㄌㄨㄛˋㄌㄨㄛˋ:①ㄊㄢˇㄅㄞˊㄕㄨㄞˋㄓㄣ˙ㄉㄜㄧㄤˋ˙ㄗㄖㄨˊ:「ㄌㄨㄛˋㄌㄨㄛˋㄉㄚˋㄈㄤ」。②ㄍㄣㄅㄧㄝˊㄖㄣˊㄅㄨˋㄒㄧㄤㄏㄜˊ˙ㄉㄜㄧㄤˋ˙ㄗㄖㄨˊ:「ㄌㄨㄛˋㄌㄨㄛˋㄍㄨㄚˇㄏㄜˊ」。
  7. ㄒㄧㄕㄨㄌㄥˇㄑㄧㄥㄖㄨˊ:「ㄕㄨㄌㄨㄛˋ」、「ㄌㄥˇㄌㄨㄛˋ」。
  8. ㄐㄧㄤˋㄉㄧㄖㄨˊ:「ㄌㄨㄛˋㄐㄧㄚˋ」、「ㄕㄨㄟˇㄌㄨㄛˋㄕˊㄔㄨ」。
  9. ㄉㄜˊㄉㄠˋㄖㄨˊ:「ㄊㄚㄊㄞˋㄞˋㄍㄨㄢˇㄒㄧㄢˊㄕˋㄐㄧㄝˊㄍㄨㄛˇㄌㄨㄛˋ˙ㄉㄜㄌㄧˇㄨㄞˋㄅㄨˊㄕˋㄖㄣˊ。」
  10. (10) ㄌㄧㄤˋㄘˊㄩㄥˋㄩˊㄐㄧˋㄙㄨㄢˋㄔㄥˊㄉㄨㄟㄔㄥˊㄉㄧㄝˊㄨˋㄆㄧㄣˇ˙ㄉㄜㄉㄢㄨㄟˋㄖㄨˊ:「ㄧˊㄌㄨㄛˋㄕㄨ」、「ㄌㄧㄤˇㄌㄨㄛˋㄨㄢˇ」。
注音:
解釋:

ㄑㄩˇ調ㄉㄧㄠˋㄇㄧㄥˊㄔㄥㄖㄨˊ:「ㄌㄧㄢˊㄏㄨㄚㄌㄠˋ」。

注音:
解釋:
  1. ㄧˊㄌㄡˋㄨㄤˋㄐㄧˋㄖㄨˊ:「ㄉㄧㄡㄙㄢㄌㄚˋㄙˋ」。
  2. ㄍㄣㄅㄨˊㄕㄤˋㄉㄧㄠˋㄗㄞˋㄏㄡˋㄇㄧㄢˋㄖㄨˊ:「ㄌㄚˋㄗㄞˋㄨㄞˋ˙ㄊㄡ」。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落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uò
解釋:
  1. 脫離、下墜。
    【例】脫落、降落
  2. 除去。
    【例】落髮
  3. 衰敗。
    【例】衰落、淪落、家道中落
  4. 跟不上。
    【例】落後、落伍、不落人後
  5. 停留、留下。
    【例】落腳、落戶、不落痕跡
  6. 人所聚居的地方。
    【例】部落、村落
  7. 停留、停頓的地方。
    【例】下落、著落
  8. 寫下。
    【例】落款
  9. 開始。
    【例】落成
  10. 量詞。計算成堆成疊物品的單位。
    【例】一落書、兩落碗
注音:
漢語拼音: lào
解釋:
  1. 得到。
    【例】落個清靜、落個罵名
  2. 錯位。
    【例】落枕
  3. 民間曲藝。
    【例】蓮花落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遺漏、忘記。
    【例】丟三落四、落了兩個字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落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uò
解釋:
[動]
1.脫落、凋墜。唐.李白〈古風〉詩五九首之一四:「木落秋草黃,登高望戎虜。」宋.秦觀〈一斛珠.碧雲寥廓〉詞:「江山滿眼今非昨,紛紛木葉風中落。」
2.掉下、降低。如:「落淚」、「落價」。唐.李商隱〈常娥〉詩:「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宋.蘇軾〈後赤壁賦〉:「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3.陷入、掉入。晉.陶淵明〈歸園田居詩〉五首之一:「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晉書.卷五四.陸雲傳》:「於水中顧見其影,因大笑落水,人救獲免。」
4.除去。唐.劉長卿〈戲贈干越尼子歌〉:「厭向春江空浣沙,龍宮落髮披袈裟。」《宋史.卷三○四.劉師道傳》:「幾道既擢第,事泄,詔落其籍,永不預舉。」
5.掉在後面。唐.李白〈流夜郎贈辛判官〉詩:「氣岸遙凌豪士前,風流肯落他人後。」
6.衰敗。如:「衰落」、「家道中落」。清.蔣士銓〈鳴機夜課圖記〉:「越二載,生銓,家益落,歷困苦窮乏,人所不能堪者。」
7.停留。如:「落腳」、「話音未落」。唐.劉長卿〈入桂渚次砂牛石穴〉詩:「片帆落桂渚,獨夜依楓林。」
8.留下。如:「落款」、「不落痕跡」。
9.得到。《紅樓夢》第三四回:「伏侍一場,大家落個平安,也算是造化了。」
10.歸屬。如:「重擔落在誰身上?」唐.杜甫〈將適吳楚留別章使君〉詩:「不意青草湖,扁舟落吾手。」
[形]
1.掉下的、凋零的。如:「落英繽紛」。唐.白居易〈長恨歌〉:「西宮南苑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2.餘留的。《石點頭.卷四.瞿鳳奴情愆死蓋》:「我只當做個老丫頭,情愿以大作小,服事你終身。拾些殘頭落腳,量不占住你正扇差徭,一舉兩得,可好麼?」
3.稀疏、冷清的。如:「寥落」、「疏落」。《史記.卷一二○.鄭當時傳》:「家貧,賓客益落。」
4.伶俐。如:「俐落」。
[名]
1.人所聚居的地方。如:「村落」、「部落」。唐.杜甫〈兵車行〉:「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
2.停留、停頓的地方。如:「下落」、「著落」。
3.量詞。計算成堆成疊物品的單位。如:「一落書」、「兩落碗」。
4.姓。如漢代有落閎。
注音:
漢語拼音: lào
解釋:
[名]
參見「落子」、「蓮花落」等條。
[動]
1.降落。如:「鳥兒落在樹上。」
2.(一)[動]之又音。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1.遺漏、忘記。如:「丟三落四」、「我的皮匣子落在家裡了。」
2.掉在後面、跟不上。如:「我們一夥人登山,他總是落在後頭。」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落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相關資料連結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相關資料連結
詔安音
南四縣
相關資料連結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相關資料連結
詔安音
南四縣
相關資料連結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落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lak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掉落、脫落。
  2. [[動] ] 下降、下跌。
  3. [[動] ] 退步。
  4. [[動] ] 遺失。
音讀: làu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脫落、遺漏。
  2. [[形] ] 掉下來、鬆脫的樣子。
  3. [[動] ] 拆卸。
  4. [[動] ] 設計、套。
  5. [[動] ] 炫耀語言能力。
  6. [[動] ] 洩出。
  7. [[動] ] 腹瀉、拉肚子。
  8. [[動] ] 糾集自己的人馬前來協助。通常用於聚眾爭鬥。
音讀: loh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副] ] 置於時間詞之前,表示緊接在前後的年月日。
音讀: lo̍h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從高處往低處走動。
  2. [[動] ] 下降、下跌。
  3. [[動] ] 放進、加入。
  4. [[動] ] 特指南下。
  5. [[動] ] 進入深度的狀況。
  6. [[動] ] 砍伐、砍掉。
  7. [[動] ] 花時間、下工夫。
  8. [[副] ] 下去之意。
  9. [[量] ] 一宅之內成排的屋子一排叫一落。
  10. [[動] ] 卸下。
  11. [[動] ] 寫下。
音讀: lo̍k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下墜、掉下、跟不上。
音讀: la̍uh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落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