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剔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ㄉㄠ
  • 部首外筆畫 8
  • 總筆畫 10
  • 漢語拼音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ㄐㄧㄤㄍㄨˊ˙ㄊㄡㄕㄤˋ˙ㄉㄜㄖㄡˋㄍㄨㄚㄔㄨˊㄒㄧㄚˋㄌㄞˊㄖㄨˊ:「ㄑㄧㄥˇㄅㄚˇㄍㄨˇㄖㄡˋㄊㄧㄐㄧㄥˋㄏㄠˇㄠˊㄊㄤ。」
  2. ㄘㄨㄥˊㄈㄥˋㄒㄧˋㄓㄨㄥㄨㄤˇㄨㄞˋㄊㄧㄠㄖㄨˊ:「ㄊㄧㄧㄚˊ」。
  3. ㄐㄧㄤㄅㄨˋㄏㄠˇㄏㄨㄛˋㄅㄨˋㄏㄜˊㄕˋ˙ㄉㄜㄊㄧㄠㄔㄨㄖㄨˊ:「ㄊㄧㄠㄊㄧ」、「ㄊㄧㄔㄨˊㄜˋㄒㄧˊ」。
  4. ㄊㄧㄊㄡˋ:①ㄇㄧㄥˊㄌㄧㄤˋㄊㄡˋㄔㄜˋ˙ㄉㄜㄧㄤˋ˙ㄗㄖㄨˊ:「ㄓㄜˋ˙ㄍㄜㄩˋㄓㄨㄛˊ˙ㄗㄐㄧㄥㄧㄥˊㄊㄧㄊㄡˋㄎㄢˋㄌㄞˊㄐㄧㄚˋㄓˊㄅㄨˋㄈㄟ。」②ㄒㄧㄥˊㄖㄨㄥˊㄖㄣˊㄘㄨㄥㄇㄧㄥˊㄌㄧㄥˊㄌㄧˋㄊㄨㄥㄒㄧㄠˇㄕˋㄌㄧˇㄖㄨˊ:「ㄊㄚㄈㄢˇㄧㄥˋㄌㄧㄥˊㄇㄧㄣˇㄒㄧㄣㄊㄧㄊㄡˋㄓㄣㄅㄨˊㄎㄨㄟˋㄕˋㄘㄞˊㄋㄩ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剔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將骨頭上的肉刮除下來。
    【例】請把骨肉剔淨好熬湯。
  2. 從縫隙中往外挑。
    【例】剔牙
  3. 將不合適的挑出。
    【例】剔除惡習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1.將骨頭上的肉刮除下來。如:「請把骨肉剔淨好熬湯。」
2.從縫隙中往外挑。如:「剔牙」。
3.挑出不合標準的。如:「剔除惡習」、「先把筆試成績較差的人剔出來。」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hak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用尖物將夾在細縫中的細小物挑取出來。
音讀: thik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ㄊㄧ

1. 刮除骨上之肉。如:「請把骨肉剔淨好熬湯。」《說文解字.刀部》:「剔,解骨也。」《晉書.卷九○.良吏列傳.吳隱之》:「帳下人進魚,每剔去骨存肉。」《水滸傳》第三回:「(鄭屠)從肉案上搶了一把剔骨尖刀,托地跳將下來,魯提轄早拔步在當街上。」

2. 去除低劣、不合宜之人、事、物。如:「剔除惡習」。《後漢書.卷七六.循吏列傳.王渙》:「峻擢用文武吏,皆盡其能,糾剔姦盜,不得旋踵。」《元史.卷一八七.列傳.貢師泰》:「至則剔其積蠹,通其利源,大課以集,國用資之。」

3. 自縫隙裡往外挑、剜。如:「剔牙」。《新唐書.卷二二五.逆臣列傳下.黃巢》:「有題尚書省戶譏賊且亡,尚讓怒,殺吏,輒剔目懸之,誅郎官門闌卒凡數千人,百司逃,無在者。」清.俞樾《茶香室叢鈔.卷二○.剔齒纖》:「陸雲與兄機書,記曹公器物,有剔齒纖,此即今所用剔齒之牙籤。」

4. 挑動、撥弄。唐.姚合〈天竺寺殿前立石〉詩:「苔黏月眼風挑剔,塵結雲頭雨磕敲。」《宋元戲文輯佚.蔣愛蓮》:「把青燈漫剔,照人獨只,怎生倒頓得。」

5. 絃樂彈奏指法之一,中指向外為剔。《老殘遊記》第一○回:「起初不過輕佻慢剔,聲響悠柔。」

㈡ㄊㄧˋ

以刀剪去毛髮。通「剃」。《集韻.去聲.霽韻》:「鬄,或作剃、剔。」《韓非子.顯學》:「夫嬰兒不剔首則腹痛。」《莊子.馬蹄》:「燒之剔之。」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引司馬云:「剔,謂剪翦其毛也。」

注音: ㈠ㄊㄧ ㈡ㄊㄧ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剔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