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緒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ㄒㄧㄢˋ˙ㄉㄜㄊㄡˊㄖㄨˊ:「ㄒㄩˋ」。
  2. ㄕˋㄨˋ˙ㄉㄜㄎㄞㄉㄨㄢㄖㄨˊ:「ㄉㄨㄢㄒㄩˋ」、「ㄑㄧㄢㄊㄡˊㄨㄢˋㄒㄩˋ」、「ㄌㄧˇㄑㄧㄥㄊㄡˊㄒㄩˋ」。
  3. ㄅㄧˇㄩˋㄌㄨˋㄏㄨㄛˋㄒㄧㄣㄑㄧㄥˊㄖㄨˊ:「ㄒㄩˋ」、「ㄑㄧㄥˊㄒㄩˋ」、「ㄔㄡˊㄒㄩˋ」。
  4. ㄘˋㄒㄩˋㄖㄨˊ:「ㄧˊㄑㄧㄝˋㄐㄧㄡˋㄒㄩˋ」。
  5. ㄎㄞㄊㄡˊ˙ㄉㄜㄖㄨˊ:「ㄒㄩˋㄧㄢˊ」、「ㄒㄩˋㄌㄨㄣ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緒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絲的端頭。
    【例】絲緒
  2. 事物的開端。
    【例】頭緒、端緒、千頭萬緒
  3. 開頭的。
    【例】緒言、緒論
  4. 心意、念頭。
    【例】情緒、愁緒
  5. 殘餘的。
    【例】緒風
  6. 事業。
    【例】墜緒、先王之緒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由繭抽絲的端頭。如:「絲緒」。《文選.張衡.南都賦》:「白鶴飛兮繭曳緒。」
2.事物的開端。如:「千頭萬緒」、「端緒」。唐.韓愈〈進學解〉:「尋墜緒之茫茫,獨旁搜而遠紹。」
3.次序。如:「一切就緒」。《莊子.山木》:「進不敢為前,退不敢為後,食不敢先嘗,必取其緒。」
4.心念、心境。如:「情緒」、「愁緒」。南朝宋.謝靈運〈長歌行〉:「覽物起悲緒,顧已識憂端。」
5.事業。如:「緒業」。唐.沈迴〈武侯廟碑銘〉:「先主纘緒,天下三分。」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七下.滇遊日記七》:「眾大之中,以小者為主,所以黃峰為木氏開千代之緒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