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力 - 教育百科
ˋ
播放
ˋ
部 + 0 畫 = 2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人和動物體內筋肉運動所產生的效能。如:「力氣」、「力量」、「體力」、「臂力」、「腕力」、「力不從心」、「力能扛鼎」。
  2. 使物體改變運動狀態的作用。如:「動力」、「抗力」、「向心力」、「離心力」、「地心引力」。
  3. 泛指一切事物所具有的功能或作用。如:「火力」、「水力」、「風力」、「浮力」、「說服力」、「吸引力」、「生產力」、「勞動力」。
  4. 才能、能力。如:「實力」、「智力」、「理解力」、「量力而為」。
  5. 權勢。如:「權力」、「勢力」。
  6. 盡力、拚力的。如:「力戰」、「力爭上游」、「力求上進」、「據理力爭」。
  7. 以力氣供人使役的人。如:「苦力」。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力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改變物體運動狀態(靜止或運行速度)的效能稱為「力」,計算單位為「牛頓」。
    【例】 動力、離心力、地心引力
  2. 人和動物體內筋肉運動所產生的效能。
    【例】臂力、體力
  3. 事物所具有的效能或作用。
    【例】火力、風力、水力
  4. 才能、能力。
    【例】智力、實力、理解力
  5. 權勢。
    【例】權力
  6. 盡其所能的。
    【例】據理力爭、力拚到底
  7. 姓。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改變物體運動狀態(靜止或運行速度)的效能稱為「力」,計算單位為「牛頓」。如:「動力」、「向心力」、「離心力」、「地心引力」。
2.人和動物體內筋肉運動所產生的效能。如:「臂力」、「體力」。《詩經.邶風.簡兮》:「有力如虎,執轡如組。」
3.一切事物所具有的效能或作用。如:「火力」、「風力」、「水力」。
4.才能、能力。如:「智力」、「實力」、「理解力」、「量力而為」。
5.權勢。如:「權力」。《孟子.公孫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
6.以力氣供人役使的僮僕。如:「苦力」。
7.姓。如宋代有力起。
8.二一四部首之一。
[副]
盡力、拚命。如:「力爭上游」。《漢書.卷九五.南粵傳》:「樓船力攻燒敵。」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force
作者: 張錦裕
日期: 2002年12月
出處: 力學名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力是一種作用,當它作用於一物體時,可使該物體發生變形,或使其運動狀態發生變化。力是一個向量,表達一力時,必須把它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同時表出,缺一不可。欲測定一力的大小,必須事先定出一個客觀的單位,在工程上,通常所採用的單位是牛頓(Newton, N):
  1N=1 kg-m/s2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英文: Force
作者: 洪得明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力學名詞。能夠改變或傾向於改變物體運動速度或形狀者,稱為力。所謂傾向於改變代表尚未改變之意。對於一個物理系統所作用之力可分為內力和外力兩種。描述一力作用於物體時,必須以其大小、方向及作用點加以說明。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la̍t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力量、氣力。
    例如:無力 bô la̍t(沒有力氣)、氣力 khuì-la̍t(力氣)。
同義詞: 氣力
音讀: li̍k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力量、氣力。
    例如:力量 li̍k-liōng。
  2. [名] 泛指一切事物所具有的效能或作用。
    例如:財力 tsâi-li̍k、兵力 ping-li̍k。
音讀: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