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鹿為馬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zhǐ lù wéi mǎ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指鹿為馬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zhǐ lù wéi mǎ |
解釋:
本指趙高獻給秦二世一隻鹿,故意指稱是馬,並問臣子是鹿或馬,而將答鹿者暗中殺害,使群臣畏懼自己,以謀篡位。典出《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後比喻顛倒是非。《周書.卷一.文帝紀上》:「歡威福自己,生是亂階,緝構南箕,指鹿為馬。」《醒世恆言.卷七.錢秀才錯占鳳凰儔》:「東床已招佳選,何知以羊易牛;西鄰縱有責言,終難指鹿為馬。」也作「指鹿作馬」。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指鹿為馬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 |
漢語拼音: | zhǐ lù wéi mǎ |
釋義: 將鹿指稱是馬,藉以展現自己的威權。比喻人刻意顛倒是非。#典出漢.陸賈《新語.辨惑》。 |
|
典源: #漢.陸賈《新語.辨惑》秦二世1>之時,趙高2>駕鹿而從行。王曰:「丞相3>何為駕鹿?」高曰:「馬也。」王曰:「丞相誤邪,以鹿為馬也。」高曰:「乃馬也。陛下以臣之言為不然,願問群臣。」於是乃問群臣,群臣半言馬,半言鹿。當此之時,秦王不能自信其直目,而從邪臣之言。鹿與馬之異形,乃眾人之所知也,然不能別其是非,況於闇昧4>之事乎?《易》曰:「二人同心,其義斷金。」群黨合意,以傾一君,孰不移哉! 〔注解〕
(1) 秦二世:秦始皇的次子胡亥,生卒年不詳。始皇帝崩,宦者趙高矯詔殺長子扶蘇,立次子胡亥為帝,稱為「二世」。在位三年,後為趙高所殺。
(2) 趙高:?∼西元前207,秦時宦官。始皇崩於沙丘,趙高偽造遺詔,立胡亥為二世,殺李斯,自為丞相,專權用事。旋又弒二世,立子嬰為帝,後為子嬰所誅。
(3) 丞相:指趙高。
(4) 闇昧:不明白、不清楚。闇,音ㄢˋ。昧,音ㄇㄟˋ。〔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
|
|
典故說明: |
|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比喻人刻意混淆是非,顛倒黑白。 使用類別 用在「蠻橫胡為」的表述上。 例句
|
|
書證:
01.《後漢書.卷二三.竇融列傳》:「帝大怒,召憲切責曰:『深思前過,奪主田園時,何用愈趙高指鹿為馬?久念使人驚怖。』」
02.《周書.卷一.文帝紀上》:「而歡(指高歡)威福自己,生是亂階,緝構南箕,指鹿為馬,包藏凶逆,伺我神器。是而可忍,孰不可容!」
03.《醒世恆言.卷七.錢秀才錯占鳳凰儔》:「東床已招佳選,何知以羊易牛;西鄰縱有責言,終難指鹿為馬。」
04.明.周履靖《錦箋記》第三一齣:「哎!只要你引鳳求凰,管甚麼指鹿為馬。」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成語典_指鹿為馬 |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