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涉園序跋集錄〕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王珠美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涉園序跋集錄〕是近代藏書家兼出版家張元濟(1867-1959)校印古籍所作序跋的總集,係由曾任職於上海商務印書館的顧廷龍編輯,而由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於1957年出版。
  該書收集張氏所作序跋200則,其中並包括〔百納本二十四史〕及〔涉園叢刊〕各書的跋文,由這些跋文,可以概見其在版本學及校勘學方面的成就。
  (一)在版本學方面
  張氏判別版本的優劣,絕不人云亦云,而是獨具慧眼,對於前人的校勘成果和他們所作的評價,一一重加核實,才作出令人信服的論斷。他對版本的鑑別十分審慎,一般都是從書的內容、卷帙編次。版式、行款、刻工、諱字、前後序跋與文字異同等各種角度加以考查,必要時更通過縝密的校勘工作,從許多版本的分析比對中加以鑑別。如對〔析城鄭氏家塾重校三禮圖〕及〔龍龕手鑑〕二書板本的考訂,即為著例。
  (二)在校勘學方面
  張氏集中精力校書是在1926年以後,當時他年事已高,自認為「精力日衰,實有不逮」,但仍堅持「不做事則已,做則必須一口氣趕完」,所以他在這方面用力最勤,成就最大。
  張氏校書,首重以善本為依據的對校法,此外,並靈活地運用本校、他校和理校法。以他本身所具備深厚的專業基礎,並能掌握文字的音韻、訓詁、語法、修辭,加上其廣博的歷史知識,對人物的時代背景、歷史事件、典章制度、天文地理都有透徹的了解。因此,校勘一種書,往往要查考很多種參考書。有時為了定一個字的是非,或者多一字、少一字;多一筆、少一筆,因為涉及歷史事實,即使一字之差與一筆之微,不僅要參以眾刻,而且要取證本書,旁稽他籍。這種例子在百衲本二十四史跋文中,俯拾皆是。
  張氏於校勘過程中,特別重視釐訂篇卷的錯亂及佚文的增補。例如明刊〔新唐書糾繆〕,張氏校以影宋殘本,發現卷末〔柳宗元傳〕下誤印30行,為宋刻下冊的第47頁,證明趙氏實刊而不校,未予糾正。影印時張氏特地拍它摘出覆印附後。至於卷2第7頁、第8頁文字的脫誤,其中有沿自宋刻之訛,也有宋刻不誤,由於覆刻者不加審度而造成的錯誤。影印時「亦摘取宋刻一頁,附印卷後,使讀者了解致誤之由」。這種關於文字訛、衍、缺、脫的校勘,對於恢復古籍原貌,居功厥偉。誠如傅增湘所說,若非「雌黃萬卷,穿穴群言」,絕不至此。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涉園序跋集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