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竊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ㄊㄡㄑㄩˇㄖㄨˊ:「ㄊㄡㄑㄧㄝˋ」、「ㄑㄧㄝˋㄑㄩˇ」、「ㄑㄧㄝˋㄨㄟˋ」。
  2. ㄒㄧㄚˋ˙ㄉㄜㄊㄡㄊㄡ˙ㄉㄜㄖㄨˊ:「ㄑㄧㄝˋㄒㄧㄠˋ」、「ㄑㄧㄝˋㄊㄧㄥ」、「ㄑㄧㄝˋㄒㄧˇ」、「ㄑㄧㄝˋㄑㄧㄝˋㄩˇ」。
  3. ㄗˋㄐㄧˇ˙ㄉㄜㄑㄧㄢㄔㄥㄖㄨˊ:「ㄑㄧㄝˋㄧˇㄨㄟ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竊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iè
解釋:
  1. 偷、盜取。
    【例】竊取、竊位、行竊
  2. 暗中、偷偷的。
    【例】竊聽、竊笑、竊喜
  3. 私下、私自。用來謙指自己非分的行為。
    【例】竊思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iè
解釋:
[動]
盜取、偷。如:「竊取」。《周禮.地官.山虞》:「凡竊木者有刑罰。」《莊子.胠篋》:「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
[副]
1.私下。用來謙指自己見解的不確定。《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戰國策.趙策四》:「老臣竊以為媼之愛燕后賢於長安君。」
2.偷偷的。如:「竊聽」、「暗自竊笑」。《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齊使以為奇,竊載與之齊。」《聊齋志異.卷一.王成》:「傳聞葛價翔貴,心竊喜。」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hiat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tshiap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盜取、偷。如:「竊取」、「慣竊」。《說文解字.穴部》:「竊,盜自中出曰竊」。《周禮.地官.山虞》:「凡竊木者有刑罰。」《莊子.胠篋》:「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

2. 盜賊。《莊子.天道》:「邊竟有人焉,其名為竊。」唐.成玄英.疏:「竊,賊也。」《史記.卷九九.劉敬叔孫通列傳》:「此特群盜鼠竊狗盜耳,何足置之齒牙閒。」

3. 私下。用以謙指自己。《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戰國策.趙策四》:「老臣竊以為媼之愛燕后賢於長安君。」

4. 抄襲。如:「剽竊」。漢.王逸〈楚辭章句序〉:「取其要妙,竊其華藻。」漢.蔡邕〈上封事陳政要七事〉:「或竊成文,虛冒名氏。」

5. 侵害、危害。《呂氏春秋.卷二六.辯土》:「夫四序參發,大甽小畝,為青魚胠,苗若直獵,地竊之也。既種而無行,耕而不長,則苗相竊也。弗除則蕪,除之則虛,則草竊之也。」唐.王士元《亢倉子.用道》:「今夫惰農信地實生百穀,不力於其道,地竊其果稼而荒翳之。」

6. 男女私通。《詩經.鄘風.桑中序》:「世族在位,相竊妻妾,期於幽遠。」唐.皮日休〈鹿門隱書〉:「寒浞竊室,子頑通母,亂甚也。」

7. 暗地裡。如:「竊聽」、「暗自竊笑」。《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列傳.孫子》:「齊使以為奇,竊載與之齊。」《聊齋志異.卷一.王成》:「傳聞葛價翔貴,心竊喜。」

8. 附著。《廣雅.釋詁三》:「竊,著也。」清.王念孫.疏證:「竊亦附之著也。」

9. 通「察」,指考察、觀察。《荀子.哀公》:「竊其有益與其無益,君其知之矣。」《孔子家語.好生》:「竊夫其有益與無益。」三國.王肅.注:「竊宜為察。」

10. 通「淺」,指淺、淡。《爾雅.釋獸》:「虎竊毛,謂之貓。」西晉.郭璞.注:「竊,淺也。」《左傳.昭公十七年》:「九扈為九農正」晉.杜預.注:「夏扈,竊玄;秋扈,竊藍;冬扈,竊黃;棘扈,竊丹。」唐.孔穎達.疏:「竊,即古之淺字。」

注音: ㄑㄧㄝ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竊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