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靈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sì líng |
解釋:
1.麟、鳳、龜、龍四種靈獸。《禮記.禮運》:「何謂四靈?麟、鳳、龜、龍謂之四靈。」 2.南宋永嘉詩人徐照(靈暉)、徐璣(靈淵)、翁卷(靈舒)、趙師秀(靈秀)的合稱。見《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六二.別集一五》。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四靈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 賈馥茗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四靈」為我國傳說中的四種神靈的動物,即龍、鳳、麟(麒麟)、龜。除了龜現在還是常見的以外,其餘三種只見於傳說,而不見實物;有人以為是古人想像的,做為圖騰的形象。對這四者的形象性質全部作了描述的,見於劉向所著〔說苑〕第十八卷〔辨物〕,不失為一項概括性的形容。就其所述說明如下: 麒麟:體形像麕(音ㄐㄩㄣ,即麞),尾像牛、頭圓、獨角;性情合乎仁義;叫聲合乎音律;行走的步代合乎規矩(即直行每步有一定的長度,轉身有一定的角度),腳落下去地點必是土地(或說是不踐生草,即是不踐踏青草);睡臥在平坦的地方(即不睡在凹凸不平之處);獨自出沒;不輕易遷徙;紛亂的時候仍然不慌不忙;安靜的時候文雅而從容不迫。象徵仁德。 鳳凰:前身像鴻(雁),後身像麒麟,頸項像蛇,尾巴像魚,額頭像鸛,腮像鴛鴦,文采像龍,身體像龜,嘴像燕子而有鈎,雙翼的根部在中間。鳳的象徵是:頭是德,頂是義,背是仁,心是志;所以鳳在飲食時有優雅的儀態;飛行時有文理和佳氣;早晨的叫聲稱「發明」(啟示明亮,有啟蒙之意),白天的叫聲稱「保長」(長久之意),飛翔的叫聲稱「上翔」(上升超越),停在樹上的叫聲稱「歸昌」(聚合昌盛)。雙翼挾著正義,心懷抱著忠直,步伐踏出的是正直,尾巴聯接的是勇武,叫聲小的合乎金屬聲(如鑼),大聲則合乎鼓聲。伸頸展翼而飛時表現出五光十色,風采擴展到八方,天會及時降下甘霖,是為「鳳像」。所以鳳是能夠窮究萬物,通達上天的福祉,而達於天道的。 龜:龜有五色紋理,像金又像玉;背上凸象天,腹平坦象地,甲殼邊緣象山,四趾的運轉應著四季,甲上的文理象徵天上的二十八個星宿,頭像蛇,翅像龍,左眼象徵日,右眼象徵月。活到一千年的已經神化(即所謂千年靈龜),能知道吉凶存亡等變化。(可能古時用龜甲卜卦的根據) 龍:能升高下潛,能大能小,能隱形、能顯示,能短能長。劉向對龍的描述不多。〔易經乾卦〕中卻有「潛龍勿用」、「見龍在田」、「飛能在天」等句,似乎把龍視為可以飛躍於天空而興雲吐霧(後有龍能致雨之說),可以停在陸地而現出化育功能,可以潛藏海底或隱身於無形之中;能在海陸空三界活動,也能蟄藏而不見,幾乎具有麟鳳龜三種靈物的功能,顯示傳說中龍的神奇。 四靈除龜外,即使對龜的功能,可能都是人想像的結果,不妨視為中華文化的一種成分。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四靈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