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亞里斯多德的形質假設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ristotle's Form-Matter Hypothesis
作者: 林永喜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亞里斯多德(384~322 B.C.)的形質假設,是為了修正柏拉圖(plato)的理念世界(idea world)與物質世界(physical world)的假設而提出的一種主張。柏氏引用普羅泰格拉斯(Protagoras, 481~411 B.C.)的相對知識的知覺架構論而提出物質(現象)世界,引用蘇格拉底(Socrates 470~399 B.C.)所說的真理存在於全體人類所追求的一個共同理想。這個理想具有永恆的與普遍的真理,柏氏把這個真理概念視為理念世界,在物質世界之上,具有永恆與絕對的真善美的「一」。物質世界多變且不完美,只是理念世界的抄本(copy),是「多」,與「一」無法融合。亞氏想用他的發展論,將柏氏的理念世界與物質世界結合起來,趨向於一,因此提出形質的假設。
  亞氏認為理念應當存於事物之中,或者應當潛存於事物之內而不在其外。他以形(form)代替柏氏的理念世界,形具有實現性(actuality)。以質(matter)代替柏氏的物質世界,質具有潛能(potentiality)。又將其目的論(Teleology)與發展說把形與質連貫起來。認為形為個別事物的理型(觀念),質為具體的個別事物。質有發展為形的潛能,形則為質的實現。形質的融合發展即為圓滿的實體潛勢力之實現。亞氏認為要達到目的則須要兩種發展,其一為有機體的發展,有機發展是形質不能分開的發展,如李子的種子便具有形質,只要在適當的條件下即能長成圓滿的李樹,並且能達到開花結果的圓滿目的。另一種發展則是藝術家或工匠創造作品的發展,如木匠製造一張桌子,木材、鐵釘或黏劑等物質雖有可製成桌子的潛能,但需要木匠依桌子的結構(或形)加以製造方能成桌子。所以這種形質要融合而達成目的,必須靠效力因(efficient cause)促成。
  形是內在的,如桌子之形即潛存於此桌子之質中,甲桌子的形不是乙桌子的形。也不像柏拉圖說的存在於理念世界中。形或結構的條件由功能所決定。如一張桌子通常應是一個桌面與四支桌腳,才有桌子的功能。所謂形,即是決定一物是什麼與該物的目的,質有形才能成物或實現。例如要製斧頭就必須有鐵,鐵是質,斧頭是形,鐵製成斧頭以後,才有斧頭之用。
  質若以一物及其所顯示的功能看,又有質形發展結合的層次。如依桌子看木材,木材為質;依木材看其發展成長的要素,那麼木材又成為形,發展成長為木材的要素又成為質。亞氏稱這種最本原而無特定性質的要素為第一或原有的質(first or prime matter),是一種沒有特性的本質,此本質無形,僅是依大地與空氣之形而存在。故而形與質有相互關係,形必潛存於質。但亞氏也認為可能有形而無質的存在,但那是上帝,不是柏拉圖的理型。因上帝是不帶任何質料的純形。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亞里斯多德的形質假設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