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循道宗(衛理教會)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ethodist Church
作者: 查時傑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循道宗為基督新教的主要宗派之一,以該宗創始人衛斯理(John Wesley, 1703~1791)的宗教思想為依據的各教會之總稱,故得衛理教名稱。又因該宗初起時,提倡信徒要遵循種種道德規範,過循規蹈矩的生活,乃得Methodists之綽號,成為該宗之別稱,中文意譯而得循道宗名稱,亦有譯為衛理教會。循道宗之起源,可追溯到十八世紀初期,當時在英國的牛津大學,有學生組織屬宗教靈修的小團契,衛斯理就是該組織的領導人,其成員立誓要領聖餐,認真研究[聖經],並定期訪問監獄,過循規蹈矩的生活,此一團契之成員就被他人稱之為「循規蹈矩者」(Methodists)。此時仍未獨立成新宗派,仍屬聖公宗,而衛斯理亦屬聖公宗旗下的聖職人員,到十八世紀的四十年代,衛斯理往英國礦區向生活艱苦的礦工傳教,往監獄向囚犯傳教,重視在社會下層貧苦民眾心靈之需要,倡「內心的平安喜樂」就是幸福,他傳教的對象,正是英國聖公宗教會所忽視的下層群眾,而所倡導的教義也能給下層群眾安慰與激勵,故日久與聖公宗漸行漸遠,而於一七九五年,衛斯理死後四年,正式脫離聖公宗而獨立成衛理宗派。
  衛理宗對[聖經]與傳統信經表明絕對尊重忠心的態度,並自認是屬於基督新教的改革傳統,對救恩認為既要憑借上帝之恩,也取決於人之自由選擇,注重基督徒品格之塑造;在神學上不重繁瑣的思辨,不強求一致;對聖靈的態度則強調聖靈有使人信仰及改造更新信徒的力量;信仰的核心在於上帝與人的切身關係;對社會的看法,則重視下層社會之需要,主張社會改革;在教會禮拜儀式上亦有所改革,增加自由化的程度,唱詩的比重更為加強;對教會的制度,英國衛理宗不主張會督制,而美國衛理宗則主張並實行會督制,會督由教會總議會選舉產生,總議會每四年舉行一次,其下又設教區年議會及地區會議。
  衛理宗由英國起源,再往美國發展,但兩地在發展上差異頗大,所幸不是教義上的差異。在英國的衛理宗教會(Methodist Church, English)於十九世紀派有傳教士來華傳教,在中國被譯成「循理公會」而透過該宗由英移民美國發展的美國衛理宗教會,在殖民地與新屯墾區有良好的發展,成為美國基督新教的大宗派之一。到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美國為廢除黑奴問題,發生南北戰爭,美國衛理宗亦分成兩派,即美北衛理宗與美南衛理宗,此兩派都派有傳教士在華傳教,在華的美北衛理宗被稱之為「美以美會」,該會名取自英文名稱Methodist Episcopal Mission之縮寫M.E.M.的音譯。而在華的美南衛理宗則被稱之為「監理公會」,兩會來華開始傳教時間,均在一八四○年鴉片戰爭之後不久,傳教地區則在北京、上海、福州、蘇州等地。一九三九年兩會合併,在華被稱之為「衛理公會」。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循道宗(衛理教會)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