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刻本 - 教育百科
明 | |
刻 | |
本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 沈津 |
日期: | 1995年12月 |
出處: |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明刻本指明代(1368-1644)刊刻的圖書。明代繼元代之後,生產力得到發展,中國封建社會開始孕育資本主義萌芽,手工業進一步發展,紙張品種增加,刻印工人的技術水平也更為提高,這為明代書籍大量出版創造了條件。明代刻書地點分布很廣,所有省區都有刻書,新興的刻書中心有南京、北京、蘇州、徽州、湖州等地。據明周弘祖〔古今書刻〕載,蘇州府刻書176種、南京刻書274種、建陽書坊刻書368種。明胡應麟云:「余所見當今刻本,蘇常為上,金陵次之,杭又次之。近湖刻、歙刻驟精,遂與蘇常爭價。」在官刻圖書中,重要的有內府刻本、監本和藩府刻本。中央政府各部院,如禮部、兵部、工部、都察院等;地方上如各省布政司、按察司、府州縣等官署、各地儒學書院及鹽運司等皆有刻書。司禮監刻書,稱之為經廠本,多為經史讀本、理學以及國家政令、典制等書。明代私家刻書風氣甚盛,大多集中在江浙一帶,除刊印當代書籍外,還翻刻了不少宋元人舊籍。萬曆以後,士大夫以刻書為榮,吳勉學、陳仁錫、胡文煥、毛晉等都刻了不少書籍,其中毛晉汲古閣所刻〔十三經注疏〕、〔十七史〕、〔六十種曲〕等,皆馳名海內外。書坊刻書,較前代更為廣泛,數量也更多。民間日常所需的各種醫書、經史、文集及通俗讀物,多由書坊刻行。福建建陽為書坊最發達之地區,明代書坊中刻書較多的如劉洪慎獨齋及劉宗器安正堂都在建陽。此外,南京書坊著名者推唐氏富春堂及周曰校對峰堂刻書,前者以刻戲曲圖書為主,後者則以小說及史書等為多。書坊刻一些通俗之書,多有插圖,故銷路也廣。明代刻本的特點,從其版式上看,明初上承元制,洪武至弘治一般都是粗黑口,四周雙邊。經廠本行寬字大,開本也大。從正德起,特別是嘉靖以後,以宋本寫典範,黑口較少見,大多數為白口,版心上刻字數,下有刻工姓名。萬曆以後,更是如此。從字體上看,明初沿襲元代遺風,多類似趙孟頫軟體字,明正德、嘉靖、隆慶各朝,不論覆刻還是新雕,字多摹仿宋體,橫平豎直,起華頓筆有稜角、字體方正,形似宋體,然神韻盡失。萬曆以後,字形變長,筆畫橫細直粗,所謂長宋體,也有以手寫體上板者。明刻本所用紙張,多皮紙、棉紙、竹紙。其裝幀,明代前期多包背裝,嘉靖以後多為線裝。明刻本的主要缺點是,校對不夠精審,錯誤訛脫甚多,或妄改書名,或任意刪改內容,甚或偽造古書,所以也引起一些學者之不滿。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明刻本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