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鯔(烏魚) - 教育百科
鯔 | |
( | |
烏 | |
魚 | |
)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Grey Mullet |
日期: | 2007年1月 |
出處: |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
辭書內容
學名: Mugil cephalus (Linnaeus, 1758) |
|
形態: 體延長;體青灰色;無背隆脊;脂眼瞼特別發達;胸鰭基部有一藍斑;唇薄具唇齒;側線13~15條,為側線數最多者;稚魚為圓鱗,成魚具櫛鱗;體長可達60公分。 |
|
分布: 全世界北半球至南半球溫帶海域,也就是北緯42度至南緯42度之間的海域。 |
|
生態習性: 烏魚的成魚喜棲息於沙泥底質之混濁水域,以攝食底部碎屑及藻類為主,屬草食性,而其仔稚魚則以底棲性甲殼類如橈腳、端腳、蝦幼蟲等為主,屬肉食性,其幼魚的食性則介於成魚及仔稚魚間,屬雜食性。烏魚具有似雞的沙囊胃,可磨碎藻類而消化之。烏魚喜愛的最適水溫為攝氏20~24℃,可適應海水及淡水的生活,屬廣鹽性魚類。體表具有發達的神經網路,尤其每個鱗片的深溝連結成的側線數達13~15條是魚類世界中側線最發達的,這有助於牠在混濁水中偵測食物及逃避攻擊之用。烏魚的產卵迴游始終是有幾許的神秘感,鮮為大眾所知,一直是個謎,由於台海兩岸之間的阻隔50多年,更使得探密的工作在遲緩中進行。省產烏魚達36公分以上者,於每年10~11月就已成熟,到11~12月間就有些已排精或卵,而由大陸洄游來的烏魚則在12~1月間排精或卵,兩個族群的產卵期相差15~30天,因此才會有烏魚群未來時,何以沿岸已出現大量烏魚苗呢?若由台灣沿岸的年平均水溫比中國沿岸高出3.1℃看來,就可找到省產烏魚,比大陸沿岸烏魚早熟之答案,也揭開烏魚苗提前報到的謎底。每年11月至翌年3月,是烏魚苗的產期,省產烏魚苗是從11~1月俗稱烏仔或牛屎烏;而大陸洄游而至的烏魚,其魚苗出現於1~3月,俗稱正烏或大金鱗苗。牠們所產下的魚苗,隨著黑潮支流往北游去,沿途會有些進入鹽度較低的河口或港灣定居,有些則繼續向北游去而直抵大陸沿岸棲息,甚至進入大陸的河川、湖泊定居,等待第二年冬季魚體成熟時,則會因適溫及產卵而集結成群,逐漸向南洄游,在冬至前後十天返抵原產地──台灣西南沿海,進行傳宗接代事宜,如此周而復始地循環,這就是著名的烏魚返鄉或產卵洄游,其所衍生的許多情懷,正讓我們回味無窮與思索。 |
|
門: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
|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
|
綱: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
|
首綱: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
|
亞綱: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
|
組: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
|
亞組: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
|
目: 鯔目(Order Mugiliformes) |
|
首目: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
|
系: 鯔形系(Series Mugilomorpha) |
|
科: 鯔科(Family Mugilidae),Mullets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鯔(烏魚)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