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幼兒園體育活動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Kindergarten Physical Activity
作者: 鄧慧慧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幼兒園體育活動在使幼兒透過身體的運動,以形成對運行各種行動所必需的因素之感覺,並由習得的運動技能與身體意識來提升各種生理機能,以求身心健全。亦即透過運動的指導,使幼兒了解自已的身體,學會巧妙地使用自己的身體,發展自我的意志力、認知機能、交友機能,並具創造力的來表現自我,使情緒成熟並發展社會性。
  幼兒體育活動的教育計畫應包括下列四項:
1.提高感覺:因運動伴隨感覺或知覺的體驗,只要感覺與運動機能相聯合時,幼兒自己的身體就可隨自己意識活動,並朝有目的的動作來控制自己,使身心得以開展。2.提高身體的自覺意識:自覺意識與環境有相互作用,此意識由內在及外在空間、外在與內在距離的認知而形成,再加以外在與內在方向統合認知而成。3.時、空、因果關係的體認:如利用身體跳躍高低、快慢、速度等,使幼兒學習到時、空、因果邏輯。4.促進語言、五官、心像、解決問題能力與社會、情緒能力及其間的連結關係。幼兒園體育活動的內容有:
1.基本動作的技巧:移動性如爬、走、跑、跳、單足跳躍、跨跳、跑步跳、滑步、墊步;非移動性如彎曲、伸展、扭轉、旋轉、推、拉、放下、舉起、搖擺、晃動。2.平衡、攀登、滾翻與特定動作:有平衡木、不穩定物上之平衡、攀爬、懸吊、俯臥、學動物走路、反彈跳、側翻、前滾翻、後滾翻、頭手倒立等。3.操作性動作:滾球、擲、接、踢、打球、沙包、汽球皮球的拍、投等;豎立、滾動、傳遞、串越鐵環;堆疊積木。4.遊戲:幼兒體育遊戲宜生動活潑,儘可能強調過程而非結果.,持續激勵他們的好奇心及創造力並「自我挑戰」。5.韻律與創造性體育活動:可借用外物引導,例如聲音、節拍、音調、錄音帶、音量、物體、樂器、音樂、文字、符號等。至於幼兒園體育活動的遊戲場所與設備,舉凡草地、沙地、淺水池、泳池、攀爬架輪胎組合、平衡木、遮蔽處、農田、小屋、大自然環境等,均可做為活動的場所和設備。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幼兒園體育活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